歐陽震華棄用英文名又如何

王方/文化工作者


在香港不少人都會有一個英文名作別稱,方便和他人溝通交流時使用,可說是打破隔閡的一種形式。當然!這只是一個生活習慣,有人覺得不需要改個英文名,也不會有什麼問題。偏偏,有人就在用不用英文名上大造文章,無聊得來又有點可笑。

最近,香港藝員歐陽震華在一個音樂節目中談及對香港回歸25周年的感受時,道出當年解放軍駐港部隊於1997年7月1日進駐香港時的感受,覺得爸爸媽媽終於接我們(香港人)回家,最重要是有了一個真正身份,就是「我是中國人,來自中國香港」。在這個訪問中他又表明想棄用他的英文名字Bobby,原因是他年紀大了,不想要一個小孩名字,有一個中文名字就夠,並笑言希望大家叫他「華仔」或「華哥」。

沒想到節目播出後,部分香港網民大罵這位藝人,指他為了龐大的內地市場,為了討好內地數以億計的觀眾,盡最大的力氣「去洋化」,連他沿用多年的招牌名字Bobby也可棄用,甚至笑他的姓氏「勾洋」已經是「賣國」((粵語中「歐陽」和「勾洋」同音)。為何有人會如此針對他呢?無非就是因為他高調地說自己愛國家。

Bobby這個名字是外國人小孩用的,當小孩長大後通常會改稱為Robert和Roberto。大家不妨想一想,今年六十有一的歐陽震華,他個人不想再「裝嫰」,棄用這個小孩的名字,根本是合情合理。即使部分香港電視迷喜歡叫他「歐陽波比」,但歐陽震華這個名字仍是相當響亮,影響力也相當大,仍是電視台福將,收視保證。所以沒有Bobby這個名字,根本影響不到他。

已到花甲之年的歐陽震華,覺得不再適合用太「小孩」的英文名。偏偏因為他說愛國,偏偏他說想放棄英文名字,就給人大做文章。說到底,所有人都可以擁有英文名字的權利,但作為中國人,希望其他人用中文名字稱呼自己,不是更合情合理嗎?

(本文不代表《今日正言》立場。如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