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獄不是住宅更不是豪宅

鍾錠鍈/自由撰稿人
違法佔中和反修例風波前後,社會上忽然多了一群人「關注」起囚權來。近日,這股熱風較炎炎夏日的熱風吹得還要熾熱,以社福界前立法會議員邵家臻牽頭、聲稱要求懲教署改善酷熱環境的簽名行動今早更號稱獲得12萬人網上聯署,實在令人嘖嘖稱奇。
監獄之所以為監獄,其中一個目的,就是為了懲罰犯了事的人。邵家臻牽頭的那個所謂關注在囚人士組織,聲稱現時監房的酷熱情況嚴重,建議懲教署容許家屬為在囚人士購入退熱貼、便攜式電動風扇、太陽油、太陽眼鏡,以至為頂層及外牆髹上隔熱塗層,以及在倉內增設強力抽風設備等等。驟眼看,這種裝潢與添置,恐怕較不少基層市民所想所需還要豪華不少了。
更生的生活,當然不可能談得上「舒適」二字。有過差不多一年坐牢經驗的佔中發起人陳健民近日在配合《蘋果日報》「關注」囚權時便曾說過,自己當日坐牢收工回倉時曾因「蒸爐」般的監倉「熱到連呼吸也有困難」,又形容囚友睡覺時是赤裸上身並將孖煙囪底褲盡量捲起。或許,陳健民覺得他是在「控訴」,但其實他也算是間接還了懲教署一個公道了,畢竟,原來他們口中所謂的「蒸爐」,也僅此而已。
除此以外,我們還從懲教署就著該事的回覆中,得悉原來他們已正在按部就班地改善監獄環境。例如是為了改善監獄內空氣流通的情況,除了恒常更換風扇外,亦加裝了風力強勁的牛角扇,以至為囚室安裝了滾筒扇,並逐步安裝通風效能較佳的新式閘門及窗戶,改善空氣流通。誠然,有些監獄設立較早,設施相對陳舊,改善不能一蹴而就,而赤柱監獄關押的是甲級重犯,更需要在保證監獄功能安全的情況下才能改善監獄環境。
試問一下,如果監獄環境跟普羅大眾居室沒有兩樣,有冷氣、有大窗戶、甚至有高床軟枕,對不起,那不叫監獄,那該叫住宅甚至叫豪宅了。
監獄的存在,是為了勸戒其他人不要違法,特別是提醒年青人不要做違法的事。明眼人都能明白,他們提出的「問題」已非一朝一夕之事,這群今天才忽然高調關注「囚權」、關注囚犯的人,他們所爭取的並不是真正的「囚權」,要幫的也不是那些普羅的囚犯,而是希望優待他們在囚中的「手足」而已。那我們也只好回他們一句:違法才會入獄,這是咎由自取。
話說回來,原來這批「抗爭者」口中平常說得自己有多愛香港、有多願意為香港犧牲,結果,才剛遇上熱浪的所謂「熱血」,瞬間卻變得冰冷了。你說可笑不可笑?
(本文不代表《今日正言》立場。如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