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憑試誕16狀元 11男5女歷屆最多

香港中學文憑試(DSE)今日放榜,考評局昨日率先公布今屆考生整體情況。考評局秘書長魏向東表示,今年共誕生16名「狀元」,為文憑試歷屆最多。他們分別為11男5女,來自14所學校。其中一名男生考獲7科5*、公民科達標,並在數學延伸部分同樣取得5*,為歷來第二次出現8科加數學延伸單元均為最高等級的「終極狀元」,另有十名「超級狀元」。此外,今屆共有17,662名考生考獲「332A33」基本升讀大學門檻,以1.3萬個大學聯招(JUPAS)資助學額計,平均約1.35人爭一位。考評局強調,每年考卷均維持固定的難度水平,狀元人數多寡只視乎考生該年的發揮,估計今年「狀元」人數增加,或與優化核心科目後,學生有更多時間修讀選修科目及數學延伸部分有關。
今年文憑試共約5.5萬考生,按年增約一成,近5.4萬人出席考試,包括4.5萬名學校考生及8,800多名自修生。考生表現方面,今屆共有17,662名考生考獲「332A33」基本入大學門檻,佔整體考生32.8%,人數較去年增加1,388人。此外,有33,728名考生於包括中英文科等5個科目,考獲2級/達標或以上成績,符合報讀本地副學位課程的基本入學要求,較去年增加1,847人。
尖子表現方面,魏向東分享今年共誕生16名「狀元」,其中一名男生考獲7科5*、公民科達標,並在數學延伸部分同樣取得5*。按考評局的中學文憑試考試規則, 考生最多只可報考8科,即最多報讀4個選修科,意味這名男生已取得目前文憑試規則下能夠取得的最高成績,成為「終極狀元」。
其餘15名「狀元」,分別考獲6科5*及公民科達標,當中有10人並於數學延伸部分取得5,成為「超級狀元」。魏向東補充指,本屆所有「狀元」均來自本地學校,未有來自4所內地港人子弟學校的「與考學校」的考生。至於獲5科5*的「榜眼」則有33人。
今屆「狀元」人數為文憑試歷屆最多,更是繼2018年以來再次誕生「終極狀元」。考評局公開考試總監麥勁生強調,每年出卷尤其強調穩定性,「不會突然間深了或淺了,(難度)每年都很固定,所以考得好不好,全看考生如何發揮。」魏向東續指,今屆考生亦曾經歷疫情影響學習,「可以看到學生們的韌力,以及學校疫後如何恢復教學,通過考試結果來看,都可以看出他們做得很好。」
考評局評核發展主管蔡筱坤指出,本屆「狀元」人數增加,估計其中一個原因在於高中核心科目優化,釋出更多時間予學生修讀其他學科,因此出現5**的情況有所增加。
另一方面,今年共有兩名年長考生,分別為71歲及66歲,其中一人為自修生、另一人為日校考生。最年輕考生僅10歲,報考數學科必修部分及延伸部分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