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屆四中全會定「十五五」規劃目標:高質量發展顯著成效

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於2025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舉行。全會聽取和討論了習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託所作的工作報告,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習近平就《建議(討論稿)》向全會作了說明。全會提出了「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高質量發展取得顯著成效,科技自立自強水平大幅提高,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新突破,社會文明程度明顯提升,人民生活品質不斷提高,美麗中國建設取得新的重大進展,國家安全屏障更加鞏固。在此基礎上再奮鬥五年,到二○三五年實現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國防實力、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大幅躍升,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出席這次全會的有,中央委員168人,候補中央委員147人。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委員和有關方面負責同志列席會議。黨的二十大代表中部分基層同志和專家學者也列席了會議。全會由中央政治局主持。中央委員會總書記習近平作了重要講話。
全會充分肯定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央政治局的工作。一致認為,中央政治局認真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歷次全會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統籌發展和安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扎實推動高質量發展,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法治建設,加強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切實抓好民生保障和生態環境保護,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縱深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加強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做好港澳工作和對台工作,深入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十四五」主要目標任務即將勝利完成。隆重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極大振奮民族精神、激發愛國熱情、凝聚奮鬥力量。
全會高度評價「十四五」時期我國發展取得的重大成就,並指出,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是一個階梯式遞進、不斷發展進步的歷史過程,需要不懈努力、接續奮鬥。「十五五」時期是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夯實基礎、全面發力的關鍵時期,在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中具有承前啟後的重要地位。「十五五」時期我國發展環境面臨深刻複雜變化,我國發展處於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並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的時期。我國經濟基礎穩、優勢多、韌性強、潛能大,長期向好的支撐條件和基本趨勢沒有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完整產業體系優勢、豐富人才資源優勢更加彰顯。全黨要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保持戰略定力,增強必勝信心,積極識變應變求變,敢於鬥爭、善於鬥爭,勇於面對風高浪急甚至驚濤駭浪的重大考驗,以歷史主動精神克難關、戰風險、迎挑戰,集中力量辦好自己的事,續寫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跡新篇章,奮力開創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新局面。
全會還部署了十二項具體的工作任務,要堅持把發展經濟的着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堅持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方向,加快建設製造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交通強國、網絡強國,保持製造業合理比重,構建以先進製造業為骨幹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此外,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引領發展新質生產力。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歷史機遇,統籌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建設,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全面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搶佔科技發展制高點,不斷催生新質生產力。要加強原始創新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一體推進教育科技人才發展,深入推進數字中國建設。
全會強調,「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必須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歷次全會精神,圍繞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以全面從嚴治黨為根本保障,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推動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邁出堅實步伐,確保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取得決定性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