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見立法會選舉預熱進行中

良辰/自由撰稿人

新一屆立法會選舉的提名期即將於10月24日啟動,12月7日便將迎來投票日,這場選舉作為完善選舉制度後的第二次換屆選舉,正悄然預熱,備受各界關注。
立法會在香港的政治格局中,猶如定海神針,地位舉足輕重。根據《基本法》,行政、立法、司法機關各司其職又相互制衡配合,而立法會更是特區管治架構的關鍵一環。它肩負匯聚民意、監察政府、制定法律和完善公共政策等重任,與香港整體利益和市民福祉緊密相連。在國家「十四五」規劃收官、「十五五」規劃謀篇布局的關鍵時期,特區政府全力「拼經濟謀發展惠民生」,立法會的功能更是不可或缺。這就更讓人對此次選舉充滿期待。
完善選舉制度後的立法會,成績斐然,令人眼前一亮。以往,反中亂港勢力長期騎劫立法會和區議會,議會內「拉布」、流會現象頻發,政府官員遭刻意侮辱,立法會運作被癱瘓,特區政府施政受阻,甚至有議員與外國和境外勢力勾結,請求外國制裁特區政府官員或司法人員,組織或參與危害國家安全、損害特區憲制秩序、法治和社會秩序的活動。而如今,這些亂象已蕩然無存。行政立法關係回歸理性,行政和立法機關按行政主導和愛國者治港的原則,有效發揮良性互動。現屆立法會議政質量和效率大幅提高,審議通過的法案約130條,較上一屆同期超出百分之六十;財委會審批了261個項目,總承擔額共6,972億元,助力香港經濟發展和競爭力提升。這樣的轉變,難道不是完善選舉制度帶來的積極成果嗎?
此次選舉,新老交替、人才濟濟,為立法會注入新的活力。隨著選舉提名期臨近,部分現任議員因不同原因不再參選,同時有政團社團全力參選爭奪議席,各界別的新人也紛紛考慮和準備參選。像巴黎奧運女子重劍金牌得主江旻憓,奪金後結束運動員生涯,加入馬會並積極參與公共事務,如今更有傳她的目標是直指地區直選。她如若真的參選,無疑為立法會選舉增添了「含金量」。這種議員的有序更替,是民主的真諦之一,在新選舉制度下,選舉回歸選賢舉能的本質,公平競爭、良性競爭,比政綱、比能力、比形象,努力爭取選民支持。這樣的選舉,正正是高質量民主的體現嗎?我們又怎能不期待這樣的選舉能選出更多優秀人才呢?
行政立法關係的良好發展,最終受益的是廣大市民。完善選舉制度後,行政立法關係回歸正常,特區政府提出多項新安排,讓行政、立法機構之間的溝通更暢順。前廳交流會、立法會行政長官互動交流答問會等創新安排,讓議員和官員能更聚焦、更坦誠地交流,使政策制定更加貼近民意。行政長官率領立法會議員及司局長訪問大灣區內地城市,展現了行政立法齊心協力推動香港發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決心。這一切,不都是為了讓市民的生活更美好嗎?我們又怎能不積極參與此次選舉,選出能為我們發聲、為我們謀福祉的議員呢?
立法會選舉的預熱已悄然展開,我們樂見其成功舉行。市民應積極參與投票,選出心儀的人選,確保行政和立法機構都堅定在愛國者同一戰線上,凝聚改革共識,推動香港創新改革,同創美好未來。
(本文不代表《今日正言》立場。如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