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不滿美國獨斷?英法德擬強化對烏克蘭支持

美國總統特朗普與俄羅斯總統普京上周五(8月15日)在阿拉斯加舉行峰會後,對俄烏的立場出現改變,公開支持烏克蘭向俄割讓未受俄軍控制的頓巴斯地區,以促成與俄達成全面和平協議,而非此前主張的緊急停火。這一重大政策轉向背離了美歐烏三方原有共識,引發歐洲盟友不滿。將於周一訪美會晤特朗普的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已明確拒絕。據報普京亦在峰會上提出,要求以烏軍撤出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作為條件,換取俄凍結在其他戰線的攻勢。
據《紐約時報》及歐洲官員披露,特朗普上周六與歐洲領導人通話時表示,若澤連斯基政府同意將整個頓巴斯地區,包括目前仍由烏軍控制的戰略重鎮克拉馬托爾斯克和斯洛維揚斯克割讓給俄,美方可快速推進和平協議。作為交換,普京提出在赫爾松和扎波羅熱南部戰線停火,並以書面保證不再進攻烏或其他歐洲國家。然而歐洲官員對此嚴重懷疑,指出普京曾多次違背類似承諾,2014年明斯克協議和2022年伊斯坦布爾談判的失敗就是前車之鑒。
特朗普在名下社媒Truth Social上宣稱,各方一致認為「直接達成和平協議」優於「難以持久的停火協議」,但歐洲領導人隨後發表聯合聲明,強調「烏必須擁有安全保障」,反對以武力變更邊界,且任何關於烏領土的決定,都必須由烏自主作出。
普京在峰會中提出多項條件,包括烏放棄加入北約、美解除對俄制裁、承認2014年被併入俄羅斯的克里米亞屬俄領土,並賦予俄語在烏東地區官語地位。目前俄軍控制頓涅茨克約70%及盧甘斯克近90%的區域,但烏方仍堅守克拉馬托爾斯克等戰略要地。澤連斯基上周六在社媒X重申,停火是結束衝突的關鍵,指責俄方缺乏停火意願,使局勢愈來愈複雜,並強調任何和平協議必須確保「真正持久的安全」。
歐盟、北約、英國、德國、法國、意大利及芬蘭等領導人周日相繼公布將前往華盛頓,陪同澤連斯基出席與特朗普的會談。英法德等領袖周日舉行視像會議協調立場,擬在澤連斯基訪美前強化對烏支持。儘管特朗普聲稱希望最早於本月22日安排美俄烏三方會談,但俄總統助理烏沙科夫否認美俄進行相關磋商。分析認為,特朗普立場逆轉凸顯其向普京妥協,而烏與歐盟的堅決反對,料致俄烏和平進程陷入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