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開鑽萬米深井!解鎖東亞6600萬年氣候變遷密碼

本月28日,渭河盆地深鑽計劃一期工程在陝西渭南官路鎮正式開鑽,將通過萬米深鑽解鎖東亞6600萬年氣候變遷密碼。
渭河盆地位於中國黃土高原和秦嶺之間,如同一部天然的地質「歲月史書」,完整記錄了地球新生代以來的氣候環境變遷。
「渭河盆地深鑽計劃」由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安芷生院士聯合多國科學家共同發起,通過獲取超萬米岩芯,系統研究岩石圈、水圈、生物圈的協同演化過程,揭示新生代東亞氣候環境演變規律,評估地熱與氦氣資源潛力,滿足國家深地戰略的重大需求。
中國科學院院士、渭河深鑽項目首席科學家安芷生:這個點是渭河盆地當中的一個非常深的窪陷,而這個窪陷長期以來它是比較穩定的,沒有受到一些構造活動的影響,所以它能夠保證幾千萬年氣候變化的一些記錄。它的難點就在於,這是一個比較深的鑽探計劃,它要能夠把岩芯100%的完整取上來,能夠保證一個氣候變化歷史的完整記錄最好,但是不太可能,我們這次爭取能夠保證在95%或者以上這樣一個水平,對於3000米的鑽探來講就很不錯了。
根據計劃,渭河盆地深鑽將分兩階段實施:
目前正式開展的第一階段工程,將獲取上部3000米沉積地層,追溯到約1000萬年前,重建晚中新世以來東亞水文氣候變化規律;
第二階段將深入到7500米到10000米,評估深部地熱和氦氣資源潛力。
相比於深海鑽探,渭河盆地的陸相沉積能提供更高分辨率的氣候記錄,為理解黃土高原生態演變、預測未來氣候趨勢提供關鍵依據,有望填補全球新生代陸相氣候記錄的空白,為全球氣候變化研究提供中國岩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