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迪下調主權信用評級 美國失去最後「AAA」級別

國際信用評級機構穆迪周五(5月16日)宣布,將美國主權信用評級從「AAA」下調一級至「Aa1」,主要由於美國政府債務持續增加,導致財赤加劇、利率攀升。今次是穆迪歷來首度下調美國主權信用評級,意味美國在三大評級機構都失守最高信用級別,勢必衝擊總統特朗普的減稅計劃,更或波及全球金融市場。白宮聲稱穆迪下調評級有政治動機。
穆迪報告稱,美國民主黨與共和黨人數十年來,都未能有效削減債務赤字,現時政府債務已超過36萬億美元(約281萬億港元)。美國政府也沒有解決眾多財政挑戰,包括社會安全、醫療保險等項目成本攀升。穆迪預計美國聯邦預算赤字佔國內生產總值(GDP)比例,將從現時的5.4%增至2035年的9%,聯邦債務佔GDP比例屆時將增至高達134%。
在報告中,穆迪特別提到特朗普政府試圖延續其首個任期內推出、數額龐大的減稅政策。儘管穆迪認為美國金融體系穩定,美元堅挺可靠,但其認為美國政策存在巨大不確定性,暗示美國的政局穩定和憲法秩序有時會受考驗,「美國歷屆政府和國會,都未能就扭轉巨額財赤、解決利率攀升的措施達成一致。我們不認為當局正考慮的財政提案,能在未來數年內削減財赤」。
不過穆迪將美國主權信用評級展望,從「負面」調整為「穩定」,表示美國暫無再次被降級的風險。報告解釋,調整展望部分原因是美國長期以來在獨立的聯儲局領導下,實行有效的貨幣政策。如果美國政府能夠增加收入、削減開支,穆迪未來會考慮恢復「AAA」評級。
在穆迪之前,兩間主要信用評級機構惠譽與標準普爾,已分別於2023年和2011年下調美國主權信用評級。惠譽當時警告稱,美國財赤料會惡化,政府債務負擔高企且不斷增長,治理能力下降。標準普爾也稱美國的政府治理和政策制定不再始終維持穩定、有效,出現更多變數。
白宮發言人德賽將評級下調歸咎於前總統拜登政府,宣稱特朗普政府和共和黨致力解決拜登留下的爛攤子,揚言「如果穆迪還有信譽,就不會在過去4年的財政災難爆發時沉默」。白宮通訊總監斯蒂文·張發帖炮轟穆迪首席經濟學家贊迪,宣稱他是特朗普的政敵,「沒有人會認真看待他的分析」。
多名美國經濟專家警告稱,美國主權信用評級全面失守最高級別,兩黨政府都難辭其咎,羅申美會計師事務所首席經濟學家布魯蘇拉斯批評:「政府多年失職、縱容推高債務上限、推行不謹慎的財務政策,令我們陷入如今局面。現時任何公營和私營項目借貸成本,都會更昂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