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次「人機共跑」半馬賽事在京完賽

備受關注的世界首次「人機共跑」半程馬拉松賽事19日在京完賽。來自北京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的「天工隊」以2小時40分42秒的成績摘得冠軍,「松延動力小頑童隊」和「行者二號隊」分獲亞軍、季軍。

賽事中,人形機器人與人類同時起跑、共跑21.0975公里賽道,賽道中間作物理劃分。國內高校、科研機構、企業等20支機器人隊伍參賽,其中6支成功完賽,後續還將根據大眾評選結果得出最佳人氣、步態、形態創新獎。

由於「人機共跑」形式為國際首創,尚無專項辦賽和競賽經驗可循,主辦方借鑑賽車比賽形式創新設計賽制規則。起跑時,參賽機器人按Z型布陣排成兩列,同一列機器人前後垂直間距為3米。機器人依次發槍起跑,每個機器人出發間隔1分鐘,原則上不超過2分鐘。

此外,考慮到當前產業發展階段和參賽機器人實際情況,每支賽隊最多可安排3名保障人員進入賽道。賽道內設置若干補給站,允許賽隊在補給站更換電池或機器人,換電時間計入總成績,更換機器人會被罰時。

僅從完賽時間看,目前人形機器人和人類選手尚有較大差距。兩名埃塞俄比亞選手分別以1小時2分36秒和1小時11分7秒的成績獲得男子組和女子組冠軍。

據了解,舉辦該賽事的核心目的是測試人形機器人極限狀態下的產品性能,倒逼其提升工作穩定性和技術可復用性,從而推動產業發展、賦能生產生活,同時以共跑形式對外展示科技成果,引發關於人機協作的積極關注和有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