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灣口岸通地鐵 商圈推着數吸港客

「好新鮮、好靚、好方便,以後去深圳有多個口岸可以選了。」昨日(28日)一大早,港人溫先生和太太在深圳灣口岸通關後,搭乘了13號線首班車。當天上午10時18分,承載着深港兩地市民期盼的13號線首通段首班車從深圳灣口岸站發出,開往高新中站,標誌着13號線南段正式開通初期運營。香港文匯報記者採訪發現,為了緊抓港人北上消費熱潮,13號線沿線商圈推出多重港客優惠活動,亦有餐廳正緊鑼密鼓地為新店開業做準備。
13號線是深圳市中西部南北走向的骨幹通道,南連香港,北接東莞,串聯起南山、寶安、光明等重要區域。按政府規劃,13號線先期開通深圳灣口岸站至高新中站(即南段),線路長約6.36公里,共設車站7個,現有換乘站4個。
昨日早上9時許,地鐵13號線深圳灣口岸站C口外已是人頭攢動,不少地鐵迷和市民排起長隊,高舉手機和相機,將鏡頭對準地鐵口,準備記錄下深圳灣口岸通地鐵的這一歷史時刻。
多名港人受訪時表示,13號線從深圳灣口岸開出,2站即達後海站商圈,到深圳灣萬象城、海岸城購物中心購物遊玩超方便。
為了緊抓港人北上消費熱潮,13號線沿線商圈推出多重港客優惠活動,亦有餐廳正緊鑼密鼓地為新店開業做準備。南山蛇口花園城商場內的諸多門店定向設置了港客專屬到店權益,商場還持續引入新品牌,為熱衷到深購物休閒的港澳旅客提供便利與優惠。
深圳地鐵13號線28日通車,沿線各站看到一批身穿亮橙色服裝的工作人員,他們忙前忙後,熱情而細心地為乘客提供問詢和指引服務。據了解,為支持13號線首通段通車,港鐵公司招募了一支來自香港、北京和杭州三地具有豐富服務經驗的員工組成志願者服務隊,在首通段7個車站,為乘客提供貼心服務。
此外,13號線各車站的服務設備設施也融入不少「黑科技」,智能票務終端機、自助票務處理機,乘客可自助處理票卡事務,且設備均支持智能AI問詢與遠程客服。在深圳灣口岸站的票務機器人,可移動式提供票務處理、智能AI問詢等服務。13號線還支持人臉、掌靜脈生物識別方式進出站,乘客出行更方便。
當天同步開設的新線路在智能客服、視覺導行方面也做足了功課:如全面引入國內首創的最小「1米閘機」自動售檢票系統,搭載了生物識別、視覺通行等功能,可實現「刷掌」「刷臉」過閘,乘客進站更加「絲滑」;配備新一代開放式智能客服中心,設置自助服務區和低工位特殊服務區,提供的「AI數字員工客服」和「遠程客服坐席服務」,乘客可自助完成信息查詢、智能支付、票卡處理、生物識別註冊等多項業務,辦理更快捷;55吋超大觸屏對老年乘客更加友好;在站台候車時,乘客可通過車廂擁擠度智能顯示系統直觀查看高峰時段車廂客流情況,擁擠程度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