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與深圳中山進入半小時生活圈

30日15時,南沙至中山高速公路(簡稱「南中高速」)以及連接深中通道和南中高速的南沙聯絡線(簡稱「深中通道南沙線」)正式通車,廣州與深圳兩大超級城市在南沙實現無縫連接。南沙至中山的行車時間縮短到15分鐘以內、至深圳的行車時間可縮短到20分鐘以內,較之前車程省時一半左右;而南沙與前海兩大自貿區亦進一步聯動「比翼雙飛」。

「南中高速項目全長32.4公里,由主線及南沙聯絡線(萬頃沙支線)組成。其中,主線長21.6公里,起於南沙港快速新墾互通,終至新隆互通,與江中高速、廣澳高速連接;南沙聯絡線長10.8公里,起於新墾互通,終點通過萬頃沙互通連接深中通道。」參建方中交路建有關負責人表示,該項目建設期間獲得專利19項,採用雙向六車道標準建設,設計時速100公里,是連接粵港澳大灣區的重大交通工程。

中交路建有關負責人指出,南中高速通車後,連通廣州、中山、深圳和珠江口西岸都市圈,並串起多個高快速路和國省道,對於貫通國家及廣東高速公路規劃主幹道、促進珠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及深化粵港澳大灣區互聯互通具有重要戰略意義。廣州南沙至中山城區的行車時間縮短到15分鐘以內、至深圳的行車時間亦縮短到20分鐘以內。

值得關注的是,廣州、深圳這兩座中國「一線城市」隔江相望多年,而在南中高速開通後,這兩座3萬億「雙子星」首度在陸路直連,實現20分鐘車程互達。而南沙、前海兩大自貿區亦加速聯動「比翼雙飛」。據透露,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廣東省實驗室目前正按「兩點布局」模式由廣州、深圳聯合共建,以發揮「雙子星」乘數效應;而「廣深產業融合示範區」亦在南沙加快建設,佔地約8平方公里,將重點發展健康研發智造及高端醫療服務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