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寨元素進駐主題樂園可創雙贏

王靜/文化工作者

本地電影《九龍城寨之圍城》票房再創新高,目前已成為香港影史最賣座華語片第三名。該電影的成功除了使香港人討論港產片的價值和發展方向外,電影的拍攝場地設計也成為另一個熱議話題。
該電影重現「三不管」的九龍城寨昔日場景,還原了昔日九龍城寨的面貌,不少香港人特別是年輕人對這個早已消失的「三不管」地帶產生好奇,尤其是年輕一代的香港人,對於九龍城寨的面貌只能在照片及影片資料當中了解和認識。因此,眼看電影公司斥巨資將昔日城寨密雜的建築、遍佈電線桿的小巷、不見天日的內部等環境重建出來,使得有人建議保留電影場景供市民和旅客參觀,連投資及主演該電影的電影人古天樂表示希望將有關場地佈置保留下來,成為旅遊景點讓人們了解昔日香港的面貌。
一直以來,港產片是香港文化的一個重要圖示和標誌,但多年來對於香港電影文化的保育工作不被重視。星光大道、沙田文化博物館等相關流行文化展覽展示難以吸引大家的關注,電影博物館更猶如無聲無息的存在。當然!對於保育和宣傳香港電影文化工作,可以多軌並行,絕非只有單一模式。因此,如何多管齊下全方位發展,以文化承傳和商業宣傳並存的推廣模式值得大家深思。
其中一個可行方式,就是與本地的主題公園合作,將相關元素融入主題公園當中。不同的文化IP合作成為樂園主題內容並非新鮮事。例如日本的大阪環球影城,除了環球電影自家的電影主題館外,還與日本本地動漫文化產業合作,設立了日本動漫文化IP的主題區,大大提升了園區的吸引力。同樣的做法,其實可以考慮在香港海洋公園實現。香港海洋公園其中一個營運目的就是實現保育,在自然保育教育工作方面已做到世界知名,那麼園方是否可以考慮加入文化保育元素,開闢與香港電影相關的新主題區呢?反正海洋公園已滿滿機動遊戲設施和開設了水上樂園,對於增加電影主題區應是沒什麼衝突。若本港電影文化能寄生於海洋公園,相信會是一個相贏之局。
香港電影是香港本地文化的瑰寶,電影放映過後是讓它以另一種形式延續影響力?抑或讓人漸漸淡忘呢?《九龍城寨之圍城》成為主題樂園的新IP,的確是一個可探可研的方案。
(本文不代表《今日正言》立場。如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