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銳評」評論員
連日來,中國上下全力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國際社會也以各種方式表達對中國的支持和幫助,為中國抗擊疫情加油打氣。然而,卻有一些不和諧音說三道四,給國際協作防疫的努力製造干擾。比如,美國商務部長羅斯最近所謂中國發生的疫情「有助於」製造業加速回流美國的謬論,就廣遭國際社會抨擊,被斥為「冷血」「落井下石」「卑劣之舉」,成為眾矢之的。
疫情是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其傳播沒有國界。當前,中國政府採取了最全面、最嚴格的防控舉措,很多舉措甚至超出《國際衛生條例》要求,目的不僅要保護中國人民,也要保護世界人民。
然而,作為全球唯一超級大國,美國不僅至今沒有向中方提供任何實質性幫助,還帶頭採取全面禁止中國公民入境舉措,制造和散播恐慌情緒。商務部長羅斯這番想發疫情財的謬論,更是缺乏最起碼的道德感與同情心,暴露出美國有的政客極度自私的本性,反映出他們仍抱著「零和博弈」思維不放,偏執地認為:凡是對中國不利的,都對美國有利。
看來,羅斯先生不僅冷血無情,也缺乏基本的經濟常識。早在19世紀,經濟學家大衛·李嘉圖就指出,基於比較優勢進行國際分工,才能揚長避短,實現互利共贏。中國有14億人口的超級市場,有不斷壯大的中產階級群體,還有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力、現代化的基礎設施網絡以及全球最齊全的製造業門類,能為跨國企業提供完整的產業鏈、供應鏈,這也是中美經貿互利共贏的重要支撐。
當前疫情不可避免地對中國經濟有衝擊和影響,但這種衝擊與影響是暫時的、階段性的,而中國市場獨特的稟賦和活力是長久的,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不會改變。跨國企業只有持續深耕中國才有長遠發展,豈是羅斯說「回流」就能「回流」?值得關注的是,相關統計顯示,截至2020年2月2日,188家在華外資企業為抗擊疫情捐贈10.96億元,這恰恰說明外資企業希望與中國共克時艱,對中國未來發展有信心。
再看美國自身製造業的發展狀況,所謂「回流論」也站不住腳。一方面,美國是全球基建缺口最大的國家之一,根本沒有強大的基礎設施和完備的產業鏈來承接所謂「回流」。另一方面,美國製造業人才短缺的情況非常普遍。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8月,美國製造業職位空缺率高達3.6%,遠高於金融危機前的水平。根據美國商務部2019年10月底發布的數據,當年第二季度美國製造業增加值占美國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重為11%,降至72年來新低。在本屆美國政府振興美國製造業努力無果的背景下,羅斯竟然希望借中國發生的疫情讓製造業「回流」,實屬慌不擇路,異想天開。
人們注意到,為了抵禦疫情的衝擊,中國正在採取多種舉措。就在3日、4日兩天,中國央行累計向市場投放流動性1.7萬億元,實現流動性凈投放近5500億元,保證了當前市場流動性的充裕,給金融市場吃下「定心丸」。對此,世界各大經濟組織與評級機構紛紛表示肯定。
世界銀行表示,中國政府方面有政策空間來應對疫情,並且已經宣布為市場注入相當大規模的流動性,有助於減緩疫情給經濟增長帶來的損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格奧爾基耶娃也表示,對中國經濟繼續展現出極強的韌性充滿信心。國際評級機構穆迪3日發表報告稱,疫情只會對中國經濟造成暫時影響。顯然,疫情「黑天鵝」事件不會改變中國經濟內在運行邏輯,羅斯妄想中國經濟長期向好趨勢因為暫時性的疫情而逆轉,根本不可能實現。
當前,疫情防控形勢仍很嚴峻,但中國採取的防控措施精準有力,應對的政策工具豐富,不僅有信心有能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也能保證經濟發展長期向好,實現高質量增長。中國經濟的大海依舊在那兒,羅斯之流的荒謬言論,已經不攻自破。
(本文原刊自「國際銳評」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