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盃今晚開鑼,內地熱議今屆卡塔爾世界盃充滿了「中國元素」,因為無論是球衣抑或紀念品等應援商品,幾乎全部有中國生產商的身影,媒體以「中國製造閃耀卡塔爾」來報道是次世界盃。
現時在卡塔爾的世界盃官方專賣店中,約60%的商品都是由中國生產,據內媒估算,這些商品大部分來自中國義烏,當地廠家承擔了今屆世界盃商品的產業鏈,「義烏製造」 約佔整屆世界盃周邊商品市場份額接近70%;據報在預備世界盃期間,便有廠家每天組裝4000座大力神盃,估算市場已有約30萬個中國製足球出產、4.5萬個周邊運到卡塔爾。
市場熱議的「中國元素」不只是紀念品,還有硬件都是中國製造,例如卡塔爾世界盃主場館盧塞爾球場,也是由中鐵建承建,於去年竣工;同樣是比賽場館,由974個集裝箱建造的「974球場」,則是用中國國際海運集裝箱(集團)的集裝箱所建,由中集集團設計。
大至球場,小至看台座椅,原來是來自深圳的供應商;場館內外的防護欄,則由上海沃珊貿易有限公司生產。場館交通則是中國宇通客車於兩年前與卡塔爾國家運輸公司簽下的1500輛穿梭巴士生產訂單,其中有888輛屬純電動客車,中國新能源客車首次穿梭當地,接載運動員和官員。此外,中國企業為本屆世界盃提供了超過1萬套生產自廣東和浙江等地的集裝箱式房屋,還有即將旅居卡塔爾的中國兩隻大熊貓「京京」和「四海」等等,都是中國以經濟的方式「參與」了世界盃的證明。
今屆世界盃,中國企業早已位列頂頭贊助地位,總共贊助了13.95億美元,幾個贊助商已是第二屆贊助,雖然中國贊助商的贊助「屆數」仍遠遠不及已贊助了超過10屆的adidas和可口可樂,就連百威也已經贊助了9屆世界盃,不過內地網民對體育營銷需要長期投入感到相當正面,認為中國製造「很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