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愛港傳媒應當如是也!

自由撰稿人/子實


經歷一個多世紀,見證了從舊中國到新中國的歲月變遷,亦是歷史最悠久的中文報紙《大公報》迎來了創刊120周年的紀念之日。該報今日(12日)下午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慶祝儀式,香港中聯辦主任駱惠寧首先宣讀了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對《大公報》創刊120周年的賀信。

習近平在賀信中指出,一個多世紀以來,《大公報》秉承「忘己之為大,無私之謂公」的辦報宗旨,立言為公,文章報國,為新中國建設、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為香港回歸祖國、保持繁榮穩定發揮了積極作用。他還希望《大公報》不忘初心,弘揚愛國傳統,銳意創新發展,不斷擴大傳播力和影響力,為「一國兩制」實踐行穩致遠、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書寫更為精彩的時代篇章。宣讀賀信的駱惠寧則指出,習近平的一番期望,不僅是對《大公報》的期望,也是對香港所有愛國愛港傳媒,對香港所有「一國兩制」實踐參與者、建設者所提出的殷切囑託。

一直以來,香港擁有多元自由的傳媒環境,各類媒體均在此尋找到發展的土壤。但一味強調自由的環境,卻被反中亂港分子所利用。以黎智英等人為首的《蘋果日報》等媒體,在社會上不斷製造抹黑攻擊特區政府的內容,煽動市民對中央、特區的不滿甚至憎恨。這樣的情況在2019年的修例風波中達到頂點,諸多時候被證明是謊言的事件,不斷被上述媒體擴大渲染,不知就裡的市民誤信謠言,成為了修例風波中最重要的助燃劑之一。

而在此階段,一眾愛國愛港媒體依然不偏不倚,謹守傳媒報道事實、反映真相的天職,貢獻了多篇調查報道,揭開了多個修例風波期間的謊言真相。而在落實《香港國安法》後,《蘋果日報》等反中亂港媒體偃旗息鼓,失去了繼續傳播謠言的空間。有質疑者聲稱香港傳媒生態發生轉變,監察政府的聲音將不復存在云云。但從愛國愛港媒體的報道與評論中,便可知事實並非如此。

例如在第五波疫情期間,《大公報》便就多個防疫議題發表多篇社論,直言不諱地指出特區政府在具體工作所存在的問題,應當如何尋找路徑盡快解決。與此同時,調查組亦深入調查,反映社區居民在疫情期間,所面臨的實際問題,敦促政府盡快改善。由此可見,批評絕非就此絕跡,而是「堅持真理、激濁揚清」,透過更加建設性、理性的表達方式,推動著政府改善諸多議題。

正如習近平對愛國愛港傳媒提出的期盼,愛國愛港傳媒要為「一國兩制」的行穩致遠、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努力發聲。即是愛國愛港傳媒在報道時,無論是批評亦或讚揚,都不應偏離這兩大主要目標。回歸25周年之際,進入了「一國兩制」「50年不變」的下半場,香港進入由治及興的關鍵階段。對於愛國愛港傳媒而言,亦有了新的要求和目標。希望一眾愛國愛港傳媒,要更好的發揮自身影響力,更建設性地提出意見,更如實地反映民聲,擔當起實現中國夢的助推者角色。共為香港的更加繁榮,祖國的更加昌盛做出一份應有貢獻。

(本文不代表《今日正言》立場。如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