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治理能力才是解決深層次矛盾之根本

子實/自由撰稿人


在勤力走訪社會各個界別,傾聽各個階層的發展期望後,行政長官候選人與其團隊,經過幾日的「閉關」埋頭苦幹,李家超今日召開記者會,公布了社會期待已久的政綱。政綱首部分他便就如何提升特區政府提升治理能力,提出了切實的解決方案,令人耳目一新。切中要害,環環相扣的施政理念,讓港人看到了盡早解決香港諸多深層次矛盾的希望,真正為民解困。

李家超政綱四大重點列在首位的,便是要提升特區政府的管治能力。他提出要為政府團隊引入「KPI」指標,即「關鍵績效指標」,用科學的成績、結果來衡量公務員團隊的工作能力和結果。若這樣的制度能夠真正落實推行,將成為一項改變整個公務員團隊工作思維和生態的舉措。「做咗嘢」不再等於「做到嘢」,相信將有效提升特區政府的治理能力和水平。

與此同時,李家超提出了要精簡不必要的行政程序的政策方針。結合「KPI」績效制度的引入,公務員團隊為了在規定時限之內,取得工作中的成果,便有了審視現有程序不合理、不精簡的主觀能動性。二者之間形成了相輔相成的關係,相信將有效倒迫特區政府施政團隊,主動檢視目前程序中冗長、不必要之處,從而達到提升施政效率的目的。

另一點值得一提的是,便是李家超強化特區政府的應急能力。相信這是他於2019年以來,面對大型社會動盪及衛生安全危機時,自己得出的深切體會。在這些危機之中,特區政府各部門之間未能完全打通,產生足夠的協同效應,令處理相關問題時造成了延誤。李家超看到了問題,提出建議設立公務員應急動員機制,在危機時從各部門抽調人手,形成由高級官員集中指揮的應急處理隊伍,更好地應對處理問題。相信香港若出現第六波疫情或其他方面的危機,在應急機制下,將能更加有效調動特區政府的整體能力,更快速、更有效地解決難題。

房屋、土地、青年發展、安老服務,毫無疑問是擺在香港特區政府面前,短時間難以跨越的大山。古語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解決上述難題,提升特區政府的整體治理能力,才是解決問題的「金剛鑽」。不能解決這一點,一切的政綱、政策便是無法執行的「空中樓閣」、「空頭支票」。李家超有別於以往的特首候選人,務實地將提升特區政府的管治能力擺在政綱最首要的位置,是看到了問題關鍵。

(本文不代表《今日正言》立場。如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