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火速援港,但港府仍「按程序辦事」?

珍嵐仁/時事評論員


香港第五波的疫情仍然肆虐,不少基層市民的生計大受影響,特別是在醫療及生活物資方面的供應引起不少民眾恐慌,社會上更多次出現搶購潮,部分物資如鮮活生品、藥物等等價格高企,民眾苦不堪言。

在此危急存亡之際,多批的中央援港物資如活豬、蔬菜、快測包以及中成藥等等近乎源源不絕地供應給香港,且速度之快更堪稱是比「八百里加急」還要快的速度。然而,當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近日接受新華社專訪時談及中央援港物資的統籌、分配等情況時,卻間接顯示了當局的「龜速」處理手法。在訪問中,邱騰華邊說會物盡其用。然而,在物資來到香港多日過後,又有多少普通市民和前線醫護受惠呢?不少人都會有「中央援港物資去哪兒了」的疑問。原來,輕症確診者遲遲未到手的援港物資特別是幾十萬份中藥竟然是通過醫管局中醫診所、民政事務局等部門再分發,整個過程費時失事,毫無效率可言。需知道,真正需要幫忙的市民或許都不能夠親身前往領取這些「救命物資」,為何當局不可以主動出擊,經由穿有足夠防護衣服的公務員隊伍和地區力量義工主動派發給輕症確診者?

究其實,第五波疫情當中最大的一個問題正是「恐慌」。政府遲遲沒有明確回應「強檢禁足」的消息,亦沒有明確確保鮮活物資的供應如常,在民眾恐慌之時更沒有一個政府發言人出來公布香港鮮活物資、糧食的數量以安民心。手中有糧、心中不慌,連基本安撫市民的措施也想不出來,難怪香港會面臨一次又一次的搶購潮。設立專班處理物資供應,與本地供應商加強聯繫,掌握實際數字關鍵時候公布才是穩定民心之舉。

中央援港物資部分是以無償形式捐贈,部份是由對接單位採購,為了應對香港所急,不少過程都是以「特事特辦」的形式進行,想的都是為了照顧香港的市民。港府理應學懂如何處理燃眉之急,此時此刻仍然「按程序辦事」,實在苦了香港市民。

(本文不代表《今日正言》立場。如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