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人在內地生活要從頭學起

王靜/自由撰稿人


最近不少香港藝人北上發展,他們都驚嘆內地社會發展速度驚人。他們對內地社會發展進步的讚嘆,並不誇張。若最近兩三年沒回內地的話,必然覺得內地又進步了不少。

最近憑著「大灣區哥哥」之名而人氣急升的林曉峰,在內地生活一段時間後,覺得「很親切,完全沒有陌生的感覺」,因為粵港兩地同聲同氣、同根同源,他近來正在逐步熟悉並適應廣州的生活。另一名香港知名藝人「麥包」麥長青,本身是廣州人,在廣州出生,小時候到香港生活及發展。近年他將事業發展重心從香港北移至廣東,並以老家廣州為基地。早前接受傳媒訪問時,他慨嘆內地發展得太快,自己像個「大鄉里」,但他很開心能夠重新認識內地,也看到國家的發展一日千里。也很想告訴香港年輕人,這裡一定有很多機會。

正所謂「劉姥姥入大觀園」,久未回到內地的筆者也有類似感受,真的被內地的進步大嚇一跳,遇到不少事與過往的認知有一定偏差。兩年未搭足,筆者早前完成兩星期的隔離後,重回內地真正生活起來,一如「麥包」的體驗,網購、外賣、出示健康碼等等,每件事都要從頭學。當香港人還停留在帶錢出街的世代,內地基本上已逐實現「無鈔化」,行街睇戲買餸搭車等,只要有一個電子錢包、一部手機便能輕鬆消費;在食肆點餐,極可能找不到服務員幫你下單;叫外賣及網購,又是一部手機搞定,對比香港,這種普及程度已不是同一層級,香港人在內地生活真的要重新適應。

還記得二十年前第一次去內地遊走,生活所有細節都不太方便,坐巴士有人賣票、訂餐外賣的途徑也很難找,在商舖買東西要講價砍價。今時今日,這些生活方式已是過去式。國家發展的一日千里,香港人在內地生活每件事都要從頭學,重新適應。可以說,這一刻,「大鄉里」的肯定是我。

(本文不代表《今日正言》立場。如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