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的中國人看不到《長津湖》?

子實/自由撰稿人 


戰爭史詩題材電影《長津湖》正式上映,據內地相關專業網站統計數據,截至10月4日18時,電影上映第5天,票房已經突破19億元人民幣。筆者許多內地友人亦趁國慶假期,第一時間前往戲院觀看這一國產戰爭大片。觀影後他們紛紛興奮地告訴筆者,電影對戰爭慘烈殘酷的刻畫可謂入木三分,絕對是值得一看的佳作。有內地影評人表示,導演用了一種很克制的方式去呈現戰爭裏的主旋律用震撼的場面、堆積的細節去喚起觀眾心底的共情,用鏡頭語言和藝術手法去挖掘戰爭的殘酷、志願軍的偉大。

而在內地社交網絡上,亦對電影中的台詞金句大為觸動,深感如今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這場仗如果我們不打,就是我們的下一代要打。」亦有網民觀影後走出電影院,看到夜幕下繁華安寧的祖國大地,不禁感嘆道,「《長津湖》沒有彩蛋,但走出電影院看到這燈火通明的城市,才體會到這是最好的彩蛋。如今山河無恙,如你所想!」

將這場新中國「立國之戰」中的關鍵戰役搬上大熒幕,讓生於和平年代的人們直觀認識到,何為「能戰方能止戰」的真理。當今國際形勢下,美國聯合盟友不斷對中國發動攻勢,在各個領域抹黑攻擊中國,打壓之心昭然若揭。雖然生於和平年代,但這一份捍衛國家的責任卻是每一位中國國民的責任。先輩用鮮血築成的長城保家衛國,今天的國民亦須時刻提醒自己,捍衛國家人人有責。

這樣一部戰爭巨製,在內地與觀眾發生了強烈的化學反應,成為當之無愧的時下最熱話題。最令筆者感到不解的是,荷里活大片能在香港與全球同步上映,但這部國產巨制何時上映,卻不知是哪年哪月。何時香港觀眾才能與內地觀眾一樣,在同一時間踏入影院,觀看這些愛國情懷的國產巨製?特區政府近日不斷強調要提升國民教育,要令香港青少年更好地認識國家,其實《長津湖》這樣的電影,便是最好的教材。

(本文不代表《今日正言》立場。如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