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問題是時候要解決

翊君/時事評論員
香港是全球樓價最高的城市之一,為了一個蝸居香港人幾乎窮一生精力甚至兩三代人一起負擔置業的重檐。若這個困擾香港基層以至中產市民的問題有望解決,相信會是一件美事。
近日有傳媒報道稱中央已對香港主要地產商提出「新任務」,要求他們將資源和影響力解決可能破壞社會穩定的房屋短缺問題。眾所周知,香港各大地產商在香港的影響力甚為巨大,各企業持有的土地足以與政府匹敵,過往很多時候,地產商都以此與政府討價還價。這種地產霸權是港英時代遺留下來的,由於香港缺乏天然資源,所以港英政府決定以高地價政策作為財政收入,過往各大英資洋行如怡和、太古等壟斷香港地產市場,在七八十年代開始華資企業興起,成為地產的新壟斷者。多年來,這些華資地產商受惠於高地價政策,資本不斷膨脹,形成除地產以外的跨領域壟斷。不少香港基層市民也講,每個香港人的衣食住行也逃不過地產商的壟斷局面。
自回歸以來,不少特首上任後致力壓抑樓價,因為他們知道樓價高價令市民難以置業,成為社會動盪不安的重要因素。可惜,每當特首們出招希望解決這個問題時,總是弄得焦頭爛額。原因很簡單,凡是對任何影響樓市的政策,特別是增加房屋供應量,就是碰到這些既得利益者的奶酪,結果換來的就是明刀明槍的反對,或是陽奉陰違的對抗。結果是,政府公型房屋供應趕不上需求增加的速度,私樓供應又不足。曾有一位地產商指,香港房屋每年供應僅為二萬戶,但需求上樓的家庭有二十萬戶,因此在沒有增加供應的情況下,樓價很難大幅下降。
以往政府奉行積極不干預政策,為經濟帶來活動及生機,但衍生出來的問題日積月累,房屋問題就其中之一。既然地產商多年來在香港賺個盤滿盆滿,是不是要回饋社會,為解決香港房屋問題出一份力呢?房屋問題,是時候要解決了!
(本文不代表今日正言立場。如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