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學為中國而成立

王方/文化工作者


最近香港大學跟深圳市政府簽署合作備忘錄,港大這家百年學府將在深圳市設立港大校園。港大校長張翔日前接受訪問指出「港大為中國而立」,此話一出引起不少港大校友的議論,他們認為香港大學就是香港的大學,是為香港而立而非中國而立。

到底港大是不是為中國而立,大家可以從香港大學成立前後的一段歷史找找答案。香港大學的出現,是昔日香港第十四任港督盧吉的構思,他在1907年一次致詞中表示,香港已成為一個大城市,但尚欠一所大學,略嫌美中不足,這番話被不少人視為香港大學出現的一個重大建議。後來香港各界包括商人何東、麼地、何啟、英資洋行太古、渣甸等均出資支持,甚至時任兩廣總督張人駿也送上捐款20萬元。就這樣,香港大學的本部大樓於1910年奠基,1912年正式開學授課。

對於香港大學的成立,其實不少人士也有不同的目的和想法。盧吉在港大成立前就曾表達自己對港大的期望:「我們一方面竭力為香港市民提供最好的教育措施,同時也伸出友誼之手以讓中國學子們無須遠渡重洋前往歐美接受教育,免了去民族化的風險。」也就是說他希望在香港這個中國南大門設立大學,吸引來自中國內地的學生來港求學,學習西方知識及思想,從而鞏固英國在華的影響力。

也許盧吉的想法帶有強烈目的性,也是為保障英國在遠東地區利益,但客觀而言,香港大學的出現對中國培養現代化人材有相當大的功勞。民國初年,北洋政府每年也有派遣直隸省學生到港大學習,為我國科學、文學、工程作出重大貢獻。百年來在港大培養出來的華人精英,為香港以及國家現代化貢獻良多。經歷百年發展,港大其「為中國而立」的設立初衷如一,歷史為證。可能覺得「港大是為香港而立」的港大校友,應對其母校的歷史有多一點認識。

(本文不代表今日正言立場。如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