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發展的最大機遇在內地

王方/文化工作者


近期看到不少熟口熟臉的香港藝人們,又一次活躍起來。他們並非在香港的電視台出現,而是在內地的視頻當中。

去年的時候,幾位在香港當紅的港星,包括容祖兒、Twins、張栢芝等參加了內地綜藝節目《乘風破浪的姐姐》,大受好評,更令廣大內地觀眾回憶起她們昔日的風采,回憶殺的威力果然強勁。近期,內地某電視台再製作一個《披荊斬棘的哥哥》的內地綜藝節目,更邀請了幾位九十年代起走紅的香港男藝人,包括陳小春、林曉峰、謝天華等,三位昔日《古惑仔》電影的演員,現今已成中年的「古惑佬」。不過,他們憑著昔日的人氣,再一次攻陷內地觀眾的心。

除了電視節目外,很多香港藝人在內地及內地網絡中非常活躍,蔡少芬、洪欣、陳法蓉、朱茵等四人組在抖音中跳舞,成了高流量藝人;王祖藍、麥長青在廣州創辦大灣區明星直播基地;還有黎耀祥、張兆輝、湯俊明、何俊軒在內地拍劇創業甚麼都有。連羅嘉良、黃日華、萬梓良等也不斷在內地商演掘金。

有酸溜溜的「黃民」說,這些大台(意指無綫電視)或前大台藝人,大部分人在香港已經過氣,立場又「藍」,真的是「大台人必『藍』」。其實,我們不如換個角度來看,為什麼「大台人必『藍』」?原因很簡單,因為他們當中一大部分人早年已經開始涉獵內地市場,知道內地的進步,知道香港發展的最大機遇在內地。這些,都已遠超「黃絲」的認知了。

誠如中聯辦主任駱惠寧今早在特區政府總部出席首場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宣講會所言:「全球發展的最大機遇在中國,香港發展的最大機遇在內地。」內地娛樂市場龐大,只要你有本事足以令你賺上較香港多好幾倍甚至十倍以上的收入。當然!競爭如此激烈,香港藝人要清楚自己的定位及價值所在。一方面,他們一定是愛國愛港,另一方面,他們也清楚自己在內地市場的價值,就是展現內地觀眾心中的港式情懷。把握到這個「黃金密碼」,香港藝人在內地自然會有發展空間,這就是機遇,也只有看通時勢的人也能把握得到這樣的機會。

這些淺顯的道理,卻是坐井觀天的「黃絲」永遠不會明白的。

(本文不代表《今日正言》立場。如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