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世界的安賽龍與那群井底的香港人

藍錠鋁/時事評論員


在東京奧運會羽毛球男單的決賽中,丹麥運動員安賽龍擊敗我國的運動員諶龍歷史性地奪得一面奧運金牌。在賽後,他多次以流利的中文接受傳媒採訪、在社交平台上與中國網友互動,他所贏得的並不單單是一面奧運金牌,而是中國國民對他的支持和熱愛。

在奧運過後,國人對這位丹麥運動員的支持度不減,既沒有因為佢擊敗了諶龍而辱罵他,反而因為他的誠懇和開通的思想,中國人民真正和這位外國人成為友人。安賽龍亦坦言,中文是非常難的語言,但是也非常有意思。他認為,漢字看起來很美,四種聲調的區分也非常有趣,他甚至更把女兒的名字改為「安維佳」,希望她可以繼續學習中文、了解中國。對此,他說道:「因為(學中文)給我帶來了很多幸福。」

相比起在香港每天說得一口流利中文,卻一直抗拒到內地走走看、拒絕了解內地並口口聲聲說自己不是中國人的「黃皮白心」,安賽龍這樣的思想和覺悟更覺難能可貴。作為一名已經得到奧運金牌和運動員,假如不是真心對中國感興趣、不是真心與中國人民交朋友,是說不出這樣的話,甚至不能下定決心說中文。只要去過中國,一定知道中國的各種好處。安賽龍說學中文給他帶來了幸福,絕非客套話,而是最真實的感受。

一個放眼世界的安賽龍與一群眼界困於井底的香港人,誰人更理智更有智慧,還用說麼?

(本文不代表《今日正言》立場。如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