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成就香港安定繁榮

翊君/時事評論員
今天是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的大喜日子,中共建黨百年帶領中國人民走向富強,中國從面對內憂外患的弱勢國家,變成今天在國際舞台舉足輕重的大國。作為炎黃子孫、中華民族的一份子,香港人看到新時代下中國偉大復興,走向盛世,實在十分驕傲。
祖國和香港,血脈相連,即使昔日香港回歸前的時期,內地對香港影響尤大,其中國家一個重要政策的推行,成就香港近四十年的繁榮安定,這就是改革開放。1978年12月18日,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在北京開幕,為期數日的會議開啟了改革開放歷史新時期,成為新中國其中一個偉大轉折。
回顧過去四十多年,香港成為了改革開放中的「貢獻者」和「促進者」,同時也是「受惠者」。1979年1月,時任廣東省委第一書記習仲勛,明確提出要充分利用鄰近香港及澳門這個有利條件,引進外資及先進技術設備。他這個意見後來得到中央的重視,造就了改革開放中一個偉大創舉的出現:經濟特區的成立。經濟特區成為改革開放一大創舉,也成為引進外資、人才及先進技術的南大門。毗鄰香港的深圳,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不斷吸引香港的資金、人材及技術,促成深圳成為國際大都會的同時,香港不少企業、廠商及專業人材進入內地市場,深港兩地互惠互利,香港在過去四十年得到安定及繁榮,深圳這個經濟特區發揮了極大作用。
另一方面,香港也成為了受惠於改革開放,鞏固了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1993年,內地首隻H股青島啤酒正式在港掛牌上市,拉開了內地企業海外上市的帷幕。受惠於這個政策,香港漸漸成為內地國企及民企集資的重要平台,不但成為了內地企業「走出去」的據點,也成為了全球投資者的焦點。
改革開放是中國共產黨因應時代改變而推動的重要政策,也成為新中國其中一個偉大轉折。國家好,香港好,香港能保持安定繁榮,市民安居樂業,真的要感謝國家。
(本文不代表《今日正言》立場。如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