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公務員內地掛職貼近國情

翊君/文化工作者


香港回歸祖國二十多年,雖然特區政府致力宣傳國家觀念、愛國精神及國情發展。然而,基於各種原因令相關宣傳事倍功半,最能體驗的就是在特區政府工作的公務員,仍然信奉「按章工作、準時收工」的官僚心態,猶如不吃人間煙火般,除了眼前工作外,對國家事務漠不關心。

近日,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透露,正與內地部門商討加強香港公務員培訓,包括讓公務員到內地單位「掛職」一段時間,以便觀察學習。以往,香港人在內地政府工作,對香港人可能是不可思議。然而,在愛國者治港的新政治環境之下,相信未來兩地公務員互調「掛職」會是一個新常態。事實上,港人於內地擔任公職、參與國家建設已不是甚麼新奇事。幾年前,廣州市南沙區政府招了四名畢業於北京大學及清華大學的港澳學生,在南沙新區產業管理局工作,也是當地單位首次錄用港澳籍大學生。此外,現任基本法推廣督導委員會委員李浩然於清華大學攻讀博士期間,擔任貴州省息烽縣政府縣長助理,令他得到內地政務系統工作的寶貴經驗,也令他返港後出任公職更能貼近國情。

對於兩地公務員互調「掛職」,內地早已抱持開放態度。那麼,香港的公務員有這個心理準備了沒?其實,世界轉變得很快,尤其是內地發展一日千里,加上香港與內地關係如此密切,無論是特區政府的公務員,抑或廣東省的官員,相互了解兩地政府的運作,對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甚為重要。眾所周知香港公務員制度甚為僵化,派員到內地「掛職」勢必成為激活系統的活化劑。更重要的是,通過在內地「掛職」的經歷,了解內地社會的實況及親身體驗國家發展的狀況,從而培養他們服務國家人民的使命感及愛國精神,比他們上十次國情培訓班更直接有效。

(本文不代表《今日正言》立場。如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