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五四愛國先賢強國夢

翊君/文化工作者
今日是五四運動一百零二年紀念,百多年前國人所追求的強國夢,一百年後的今天經已實現。
一百多年前發生的五四運動,是一場被歌頌多年的愛國運動。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所舉行的巴黎和會,列強於會上將德國在中國山東權益沒有歸還給中國,反而轉讓給日本,喪權辱國引起了全中國人民不滿,巴黎和會的消息於1919年5月傳到中國,激起了示威浪潮,北京市的大學生舉行遊行示威,要求中國代表於和會中拒絕簽字之餘,並提出「外爭國權,內懲國賊」口號,及後出現痛打章宗祥、火燒趙家樓等事件,示威學生被捕,引起全國罷課、罷工、罷市以聲援學生,最終北洋政府釋放被捕學生,和會中的中國代表亦拒絕簽字。
回顧百年前的五四運動,喪權辱國令全國上下齊心一致,愛國情懷民族主義注入了每個中國人的身體裡。他們的愛國表現,也能投射出他們對國家富強的追求,五四新文化運動提出的德先生(即民主)和賽先生(即科學),就是國人認定對國家邁向富強的法門。一百年後,中國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轉變,現時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亞洲區內重要的經濟引擎,急速冒起的創科大國,在多個多邊組織中充當重要位置,成為國際政治舞台上不可或缺的重要一員。對比一百年前,中國已不需要在列強面前卑躬屈膝,更能與美國這樣的超級大國平起平坐。相比以往的列強西方國家,現今的中國猶如盛年,更具活力更有生氣。
現今中國已成世界前列大國,可說圓了百年前的五四愛國先賢所追尋的強國之夢。身為中國人,自然會因國家成就而感到驕傲。
(本文不代表《今日正言》立場。如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