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蓄水池值得保育嗎

王靜/自由撰稿人


近日,網絡當中流傳不少石峽尾主教山的照片,事關當局在清拆山上食水減壓缸(即配水庫)時,蓄水池的古羅馬式建築結構重見天日,令這個清拆計劃成為都市保育的最新話題。

據了解,這個食水減壓缸建於1930年之前,有深水埗區議員更指根據配水庫內空間的刻字,應為百年前興建。由於香港現存配水庫都是戰後建成,故此這個別具建築特色的配水庫顯得更特別,能在網絡引起如此重大迴響也不足為奇。

事實上,主教山配水庫工程的爭議早在百年蓄水池被發現之前已開始。由於過去多年這個地是深水埗及大坑東居民的晨運之地,在工程開展前街坊自行搭建晨運設施,包括有二十多張乒乓球桌,以往更有建制派區議員與街坊共同爭取停止工程,以及改善山區配套方便居民等。

據水務署資料,由於該配水庫內出現裂痕,已失去原來功能,配水庫在清拆後土地將交還地政總署作其他用途。可能連政府官員也不知一個如此具特色百年建築竟在鬧市出現,既然百年蓄水池重天見日,該土地用途又未有定案,當局何不考慮將這地方進行保育活化。例如將主教山連同百年蓄水池活化成市區公園,並增加遊樂設施,既可保留百年建築,又可滿足居民多年來晨運設施的需求,一舉兩得。

百年蓄水池忽然重見天日,在都市發展急速發展的香港,機會實屬難得。如此難得機會,特區政府當局能否給予香港一個機會,將百年建築保留下來呢?

(本文不代表《今日正言》立場。如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