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洞見】當歐盟竟然向中國小包裹「開刀」
歐盟又有新動作了!這回是為了所謂「捍衛」市場秩序,決定對中國的小包裹「開刀」。這真是2025年最動人的黑色幽默——一邊高舉自由貿易的大旗,一邊對著最便宜、最受歡迎的商品磨刀霍霍。
讓我們看看這齣鬧劇的台詞:「遏制大量中國低成本進口商品」。翻譯成大白話就是——歐洲消費者太不爭氣了,居然敢買價廉物美的東西!這還了得?我們的「自由市場」必須是「消費者自由選擇高價本土貨」的市場,而不是「自由競爭導致優勝劣汰」的市場。這邏輯簡直完美:當歐洲商品橫掃全球時,自由貿易是普世價值;當中國商品贏得歐洲消費者歡心時,自由貿易就成了需要「過渡期」和「臨時解決方案」的危險品。
這讓人想起那位一邊高喊氣候正義,一邊重啟燃煤發電的歐洲政客的經典嘴臉。自由市場,從來都是雙重標準的華麗包裝紙。當年歐洲列強用堅船利炮打開別國市場,今天歐盟用2歐元關稅關閉自家大門——歷史的諷刺,莫過於此。所謂規則,不過是「我可以自由進入你的市場,但你不能自由贏得我的消費者」的代名詞。
當「低成本」成為原罪,當「消費者選擇」需要被「遏制」,自由市場這塊金字招牌,早就淪為一塊欲蓋彌彰的遮羞布。自由市場?天大的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