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世中國出手 凌厲反擊荷蘭斷供 加緊驗證新晶圓產能

關於荷蘭安世半導體單方面決定自2025年10月26日起停止向位於中國廣東省東莞的封裝測試工廠(ATGD)供應晶圓,11月2日凌晨,安世中國官方公眾號回應稱,目前公司庫存充足,能夠滿足客戶至年底乃至更長時間的訂單需求。致客戶的公告函指出,荷蘭安世半導體提出的所謂「當地管理層近期未能遵守約定的合同付款條件」的斷供理由,完全是無中生有,惡意抹黑安世中國管理層。
公告函表示,安世中國不存在違約行為;而荷蘭安世半導體目前欠付ATGD的貨款高達10億元人民幣。 荷蘭安世半導體相關管理層在決策過程中嚴重失職失責,將個人利益凌駕於公司整體利益之上,嚴重違背職業操守和公司治理要求,由此給公司、廣大員工造成的損失,應依法承擔責任。
安世中國還表示,目前已建立充足的成品與在製品庫存,能夠穩定、持續地滿足廣大客戶直至年底乃至更長時間的訂單需求,供應鏈安全可靠。為確保供應的長期性與韌性,安世中國已積極啟動多套預案,正在加緊驗證新的晶圓產能,「我們對在短期內完成驗證、並自明年起無縫銜接滿足所有客戶需求充滿信心。」
總部位於荷蘭的安世半導體,是中國上市公司聞泰科技100%控股的企業。9月29日,美國商務部發布新一輪出口管制「穿透性規則」,對被列入美「實體清單」的中國企業持股超過50%的子公司追加同等出口管制制裁,安世半導體首當其衝。荷蘭政府竟依據1952年《物資供應法》,凍結安世半導體全球30個主體的資產、知識產權、業務及人員調整權限,而且法院未經庭審,就暫停中國籍的聞泰科技創始人張學政在安世半導體的CEO職務,將聞泰科技所持安世半導體99%股權強制託管給第三方。
安世半導體在全球汽車芯片市場佔有重要份額,荷方針對安世半導體採取的有關措施,嚴重影響全球產業供應鏈穩定。歐洲汽車製造商協會已聯合16家大型車企發布聲明,直言「安世事件已構成供應鏈重大風險」。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11月1日表示,荷蘭政府對企業內部事務的不當干預,導致了目前全球產供鏈的混亂。中國作為負責任的大國,充分考慮國內國際產供鏈安全穩定,歡迎遇到實際困難的企業及時與商務部或地方商務主管部門聯繫。中方將綜合考慮企業實際情況,對符合條件的出口予以豁免。
商務部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委員白明對香港文匯報表示,荷蘭政府對安世半導體正常經營的不當干預,引發了該企業內部不同部門及分支機構的分歧,原本同屬一體的經營主體陷入了「相煎」困境。而這一局面的始作俑者,正是荷蘭政府與安世半導體董事會部分成員。他們通過排斥企業合法董事長、實施「篡權」式操作,破壞了公司正常治理秩序。
白明說,為維護大股東合法權益、保障中國半導體產業鏈穩定,並切實履行對國際產業鏈及企業員工合法權益的責任,安世中國對此採取了阻斷措施,力求將錯誤行為的負面影響降至最低。儘管此前曾因上述矛盾出現短期斷供、出口暫停的情況,但安世中國始終以維護國際產業鏈穩定為首要目標,全力推動半導體出口及芯片銷售的恢復。
白明提醒,值得注意的是,安世荷蘭卻仍以晶圓供應為籌碼,試圖對安世半導體進行「卡脖子」限制。為應對晶圓斷供帶來的衝擊,安世中國正積極尋找新的晶圓供應來源,並對新來源進行驗證,其實此舉在保障安世半導體自身正常運轉的同時,更是切實履行了對國際產業鏈穩定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