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與東盟簽自貿區3.0版升級議定書 首納供應鏈合作單章
28日,在國務院總理李強和馬來西亞總理安瓦爾等東盟領導人共同見證下,商務部部長王文濤與馬來西亞投資、貿易和工業部部長扎夫魯分別代表中方和東盟方,在馬來西亞吉隆坡簽署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升級議定書。值得注意的是,首次在自貿協定中納入了供應鏈合作單獨章節,以及明確在制定自身標準時可考慮參考對方標準。中國商務部表示,議定書的簽署標誌着中國與東盟自貿合作和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將從傳統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領域拓展至數字、綠色、標準、產供鏈等新興領域。
議定書的簽署是落實習近平主席與東盟領導人在中國—東盟建立對話關係30周年紀念峰會上達成重要共識的標誌性成果,也是落實中國共產黨二十屆四中全會關於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開創合作共贏新局面的重要舉措。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升級充分體現了雙方共同支持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的莊嚴承諾,共同建設開放、包容、以規則為基礎的區域一體化大市場和互利共贏、富有韌性的區域產供鏈體系的堅定決心,將為雙方及世界各國企業創造豐富的市場和產業合作機遇,為區域乃至全球經濟增長注入強大信心和動力,對各國攜手應對國際經貿挑戰具有重要示範意義。
中國與東盟自2002年開啟自貿區建設進程,2010年自貿區1.0版全面建成,2015年完成2.0版升級。3.0版建設於2022年11月正式啟動,2025年5月全面完成談判。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升級共涵蓋9個領域,包括數字經濟、綠色經濟、供應鏈互聯互通、標準和技術法規與合格評定程序、衞生與植物衞生措施、海關程序和貿易便利化、競爭和消費者保護、中小微企業、經濟技術合作。議定書簽署後,雙方將分別履行各自國內核准程序,推動議定書盡早生效實施。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議定書中出現幾個「首次」。比如,雙方首次對綠色經濟、新能源、清潔能源、可持續金融、綠色技能等作出明確定義;首次在自貿協定中納入供應鏈合作單獨章節;首次明確在制定自身標準時可考慮參考對方標準,聯合制定合格評定程序,並優先推進新能源汽車、電子電器等領域標準合作;首次在自貿協定中建立了全面涵蓋企業和消費者的自貿區競爭規則的系統性框架。
關於議定書的特點,商務部國際司負責人28日解讀指出,議定書以推動開放、互利、包容合作為目標,適應國際經貿發展新趨勢,在中國—東盟自貿區1.0版、2.0版和《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基礎上,積極吸納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探索制定符合區域經貿合作特點和需要的新興領域規則,助力打造區域一體化大市場和供應鏈體系,促進高質量發展。
一是深入拓展新興領域。3.0版新增數字經濟、綠色經濟、供應鏈互聯互通、競爭和消費者保護、中小微企業5個領域,體現了雙方積極引領國際規則制定、推動新興領域合作的共同意願和行動。特別是納入供應鏈互聯互通、綠色經濟和消費者保護領域,成為中國和東盟自貿實踐的全新突破。
二是全面提升開放水平。3.0版在貨物、服務、投資市場准入已達到較高水平開放基礎上,聚焦規則與合作領域,作出了中國和東盟各自自貿實踐的最高水平承諾。特別是建立了貿易便利化等「邊境上」傳統領域和數字、綠色、供應鏈等「邊境後」新興領域的系統性合作框架和機制化安排,明確了具體合作領域和重點舉措,將為區域經濟增長注入新動能。
三是着力促進包容發展。3.0版在積極打造區域經濟增長新引擎的同時,還納入了競爭和消費者保護、中小微企業、經濟技術合作等領域,通過保障企業公平競爭、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和提升最不發達國家履約能力,促進區域經濟包容發展,使中國與東盟各國企業和人民都能夠從區域經濟增長中受益。
上述負責人認為,在當前基於規則的國際經貿體系面臨嚴峻挑戰的背景下,雙方簽署議定書對中國—東盟自貿區進行3.0版升級具有重大意義。當前個別國家採取單邊關稅措施挑起貿易戰,給國際經貿體系帶來嚴重衝擊。議定書的簽署充分體現了中國與東盟堅定支持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的共同承諾,將為區域乃至全球經濟增長注入更多信心和動力,對各國共同抵制保護主義、單邊主義,攜手應對國際經貿挑戰具有重要示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