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財長無能狂怒盡顯丑態

翊君/時事評論員

作為一國的高級官員,對待其他國家的官員理應懂得外交禮儀,既是風度也是修養。然而,近日美國財長貝森特一番荒謬至極的言論,將美國的醜態在國際舞台上暴露無遺。離譜的是他竟公然點名批評中國商務部副部長兼國際貿易代表李成鋼,妄稱其8月未經邀請到華盛頓,還發表所謂「戰狼式」的「煽動性言論」,不尊重美國云云。如此毫無根據的指責,實在是滑天下之大稽。
貝森特在接受CNBC採訪時,更是變本加厲,無能狂怒咒罵李成鋼「精神失常」,還聲言對方曾「要脅」若美國堅持對中國船舶徵收停靠費,中國將在全球體系中製造混亂。且不說這番話毫無事實依據,單是在外交場合如此點名道姓地醜化對方,貝森特就打破了外交談判人員間不成文的規則,盡顯其丑態與無知。更可笑的是,貝森特還質疑李成鋼「擅自行動」或「自作主張」,未得到中方高層充分授權。
對此,中國商務部發言人何詠前迅速回應,明確指出李成鋼8月27至29日是應邀赴美,目的是圍繞落實中美兩國元首通話共識,就經貿關係等重要問題進行交流溝通,並針對美對華造船等行業301調查限制措施等提出交涉。至於中方的反制措施,純粹是被動的防禦行為,是為了維護國際航運和造船市場公平競爭環境的必要之舉。反觀美國,背信棄義在先,卻反過來倒打一耙,這不是典型的賊喊捉賊嗎?
大家不妨想一想,美國一邊肆意對中國發起貿易戰、科技戰,不斷出台各種限制措施,嚴重破壞中美經貿關係;一邊又無端指責中國官員到訪美國的行為,這不是典型的雙重標準、強盜邏輯嗎?美國如此背信棄義,隨意挑起爭端,破壞國際規則和市場秩序,美國不是破壞者又是什麼?
從美國對中國稀土管制政策的無理回應,到妄圖通過加征關稅來威脅中國,美國的種種行徑,無不是出於對中國崛起的恐懼和打壓。中國打出「稀土管制」這一反制重拳,是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正當之舉。這一舉措,精準地握住了美國經濟和製造業的命門,也讓那些企圖犧牲中國利益與美國談判的國家看清形勢。
美國長期以來,憑藉其經濟和軍事優勢,在全球範圍內橫行霸道,肆意干涉他國內政,破壞國際合作。如今,面對中國的堅定反擊,卻如此失態,只能說明其內心的虛弱和恐慌。美國應該明白,在當今全球化的時代,合作共贏才是主流,單邊主義和霸權行徑注定行不通。希望美國能早日認清形勢,摒棄冷戰思維和零和博弈觀念,與中國相向而行,共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否則,等待美國的,必將是更加黯淡的未來。
(本文不代表《今日正言》立場。如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