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批江蘇大閘蟹已直接從內地運抵港

江蘇省首兩批大閘蟹分別於前日及昨日(2日及3日)直接空運到港。香港特區政府環境及生態局表示,欣悉今年蟹季首兩批共300公斤江蘇省大閘蟹已直接從內地運抵本港。內地大閘蟹直接供港,將有助縮短運輸所需時間,降低業界營運成本,並為市民提供更多選擇。
內地大閘蟹早年爆發二噁英事件,自此不獲出口批文向香港直接供應大閘蟹,而是經外地進口,主要是經韓國,少量來自日本,去年開始亦經馬來西亞進口香港。未能直接進口香港,不僅增加了運輸成本,加上多地輾轉,大閘蟹死亡率亦大幅增加。為此,特區政府與內地有關部門積極溝通,終於取得了進展,今年蟹季首次有大閘蟹直接從內地進口至香港。
首兩批大閘蟹已分別於本月2日及3日從江蘇省直接空運到港,進口量合共300公斤。該批大閘蟹由江蘇常州鐘樓區現代農業產業園區的江蘇諾亞方舟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發出,由南京祿口國際機場直飛香港。
首批供港蟹為其聯合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自主培育的中華絨螯蟹品種「諾亞1號」,「全部為2両至2.5両精品母蟹,目前母蟹的蟹黃與肉質都非常飽滿,公蟹尚未達到品質最佳狀態。」該公司出口業務部負責人朱女士表示,客戶反饋昨日下午已正常提貨,後續會視乎香港市場需求再加大大閘蟹的出口量。
香港特區政府環境及生態局表示,香港特區政府與國家海關總署一直就內地大閘蟹供港安排保持溝通,並衷心感謝中央政府提供協助,讓進口安排更為暢順。
局方表示,食環署轄下食物安全中心已盡量簡化在進口層面檢測大閘蟹的程序。現時,養殖場首批進口的大閘蟹如檢測結果合格就可以推出市場發售,同一養殖場該年往後批次的大閘蟹一般不需再在進口層面作檢測。該安排自2017年起實施,一直運作暢順。
在零售層面上,食安中心會透過恒常的食物監測計劃,按風險為本原則抽取大閘蟹樣本作檢測。食安中心於2021年至今共檢測了543個大閘蟹樣本,除2022年曾有一個樣本的獸藥殘餘超標外,其餘樣本均通過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