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就是要與世界有福同享

梁文聞/時事評論員、前傳媒人

在風雲變幻的國際舞台上,中國始終以開放包容的姿態,積極推動全球治理變革,與世界各國攜手邁向人類命運共同體。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上合時間」提出的全球治理倡議以及一系列務實舉措,彰顯出中國與世界有福同享的大國擔當,難道這不應得到世界的廣泛讚譽與積極響應嗎?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全球治理體系面臨深刻調整。兩次世界大戰的傷痛讓國際社會痛定思痛,聯合國應運而生,開啟了全球治理的新篇章。然而,80年後的今天,世界進入新的動盪變革期,全球治理走到十字路口。在此關鍵時刻,中國挺身而出,勇擔大義。習近平主席提出全球治理倡議,從奉行主權平等、遵守國際法治、踐行多邊主義、倡導以人為本到注重行動導向,為構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體系指明了清晰方向。

奉行主權平等,意味着無論國家大小、強弱、貧富,都能在全球治理中平等參與、決策與受益。這打破了少數國家主導國際事務的舊秩序,提升了發展中國家的代表性和發言權。遵守國際法治,確保國際法和國際規則平等統一適用,杜絕「雙標」,讓國際秩序更加公正透明。踐行多邊主義,堅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反對單邊主義,維護聯合國地位和權威,使全球治理不再是少數國家的「獨腳戲」,而是各國共同參與的「大合唱」。倡導以人為本,讓各國人民共享全球治理成果,更好應對共同挑戰,彌合發展鴻溝。注重行動導向,以務實合作避免治理滯後和碎片化,讓全球治理成果看得見、摸得着。

上海合作組織作為全球治理體系建設和改革的積極推動力量,24年來秉持「上海精神」,取得了一系列開創性成果。從率先建立邊境地區軍事領域信任機制,到啟動共建「一帶一路」合作;從率先締結長期睦鄰友好合作條約,到提出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上合組織為世界樹立了新型國際關係的典範。如今,上合組織成員國不斷增加,合作領域不斷拓展,經濟總量接近30萬億美元,國際影響力和感召力日益增強。

中國不僅提出倡議,更以實際行動踐行與世界有福同享的承諾。在「一帶一路」倡議下,一大批標誌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項目落地生根,產業投資合作積極推進,地區發展繁榮動力更加充足。中國與上合組織其他國家累計貿易額突破2.3萬億美元的目標提前實現,立體互聯互通網絡更加完善。同時,中國計劃在有需要的成員國實施100個「小而美」民生項目,提供無償援助和貸款,擴大專項獎學金名額,建設「魯班工坊」等,為成員國發展提供實實在在的支持。

在全球治理的征程中,中國始終是行動派。面對複雜多變的國際形勢,中國堅定維護二戰勝利成果和聯合國憲章宗旨原則,反對單邊霸權和保護主義,推動構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體系。中國的努力與付出,讓動盪不安的世界增添了確定性、穩定性。

「孤舉者難起,眾行者易趨。」中國提出的全球治理倡議和務實舉措,為世界各國提供了合作共贏的新機遇。

中國,就是要與世界有福同享。

(本文不代表《今日正言》立場。如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