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工作夠聚焦很清晰 市民之福

翊君/時事評論員
安全是發展的根基,香港既要「穩」更要「進」。過去三年,特區政府完成了《基本法》第二十三條本地立法這項重要工作,讓香港變得更加安全,在全球最安全城市的排名中也上升到了第7位。這個好成績不僅為香港的穩定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更讓投資者和普通市民都感到安心。在這個安全的環境基礎上,香港接下來的關鍵就是要把安全和發展一起抓好:一方面要堅決維護國家安全,另一方面要積極融入國家發展的大局,同時還要全力拼經濟、謀發展。
正如特首李家超所說,香港需要加深與國際社會的交往合作,去開拓新的市場、尋找新的機會,還要完善整個供應鏈的服務,這樣就能避免因為太依賴某個單一市場而帶來的風險。同時,香港還要大力推動科技創新,發展數字貿易,積極引進先進技術和產業,努力吸引全球的優秀人才和企業來這裡發展,並且要繼續鞏固和提升作為國際金融、航運和貿易中心的地位。這一整套措施,目標就是讓香港在全球經濟中佔據更有利的位置,真正實現高質量的發展。
加快發展北部都會區,為香港打造新的增長引擎。北部都會區這塊地方可不小,佔了香港總面積的三分之一左右,未來也計劃容納全港約三分之一的人口,可以說是香港未來發展的重要動力來源。開發北部都會區需要採用新的思路和方法,打破不必要的條條框框,提高效率,同時要善於藉助市場的力量。重點是要加快速度推進北部都會區的整體建設,特別是其中的新田科技城以及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的香港園區部分。整個開發的核心是發展產業和推動科技創新,目標是吸引全球頂尖的科研人才和創新資源聚集於此,把這裡建設成一個高端人才匯聚的高地。北部都會區的快速發展,不僅會帶動香港整體的進步,還能加深香港與內地的融合,讓雙方優勢互補,共同成長。特區政府之所以對北都發展如此重視,是因這區域的崛起將為香港的未來打開新的發展空間,創造更多寶貴的機遇。
努力改善民生,是特區政府過去、現在乃至未來的重點之一。過去三年,特區政府在解決市民最關心的土地和住房問題上花了大力氣,取得了看得見的成效:申請政府公屋的平均輪候時間從6.1年縮短到了5.3年;簡約公屋陸續落成和入伙;收回了大約8700個被違規使用的公屋單位。這些實實在在的措施,有效緩解了市民的住房困難。此外,政府還在深化醫療體系改革,加強公立醫院和社區基層醫療服務。政府又推行更精準的扶貧政策,把幫助送到最困難的人群手中。這些涵蓋了衣食住行各方面的民生舉措,將顯著提升市民的生活品質,讓大家真正分享到發展的成果。
過去三年,特區政府推行改革取得了實實在在的好成績,讓大家都感到充滿信心和希望。特區政府已經展現出堅定的決心和務實的行動力,緊緊抓住安全與發展、北部都會區建設和民生改善這三大重點任務,勇於擔當起改革重任,為香港保持長久的繁榮和穩定描繪出了清晰的路線圖,令人非常振奮,也對未來充滿期待。
(本文不代表《今日正言》立場。如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