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指美國意圖施壓貿易夥伴孤立中國 但盟友心寒不急於站隊

美國《華爾街日報》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政府計劃利用正在進行的關稅談判,向美國貿易夥伴施壓,以限制他們與中國的經濟往來,藉此孤立中國。然而分析指出美國盟友現時對美有極大疑慮,因此不急於站隊,意味特朗普的策略或難以得逞。
報道引述知情人士消息,美國要求相關國家實施的措施,可能包括禁止中國貨物經由這些國家運輸、阻止中國企業在其領土設立工廠以規避美關稅,以及不購買中國的工業品等,但具體要求或會依據每個國家與中國的經濟互動程度而有所區別。特朗普認為,這樣做可減少中國在談判桌上的籌碼。
知情人士披露,美國官員在與一些國家的早期談判中,提出這一想法。特朗普周二(4月15日)接受霍士新聞訪問時,亦暗示這一策略。該策略幕後策劃者之一是美國財長貝森特,他於4月6日在海湖莊園的會議上向特朗普提出該想法,稱美國可透過向貿易夥伴施壓,阻止中國企業規避美國的關稅政策、出口管制和其他經濟限制。
然而《華爾街日報》指出,特朗普近期對美國盟友的舉動,令他們並不急於選邊站。特朗普在宣布對等關稅時,並未將美國盟友排除在外,甚至此前特朗普已處處針對盟友,包括覬覦格陵蘭島、揚言要加拿大成為第51個州份,以及將歐盟形容為「搞砸美國」的組織等。
該報強調,特朗普的種種舉動,反而令其盟友加強對華合作。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在特朗普加徵關稅後不久,便與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通電話,中歐雙方現時亦已就電動車談判開始接觸。西班牙首相桑切斯近期亦訪華,旨在促進中歐經貿合作。
泰國朱拉隆功大學教授提迪南分析稱,現時實際上是作為美國盟友的最差時期,因特朗普及其團隊認為盟友佔美國更多便宜,「從中長期來看,美國正在疏遠夥伴國家。」在特朗普首個任期內擔任澳洲總理的特恩布爾表示,「美國已破壞與盟友的關係,我們不可能像以前那樣擁有共同的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