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港口助美霸權 長和罔顧國家大義

羅展恒/時事評論員
近期全球政經圈最受關注的新聞,必然是長和集團以228億美元的價格將23個國家的43個港口經營權出售給美國貝萊德集團,當中包括巴拿馬運河兩端的兩個重要港口——巴爾博亞港和克里斯托瓦爾港的經營權。
作為全球貿易的重要通道的巴拿馬運河,其戰略地位不言而喻。它連接著太平洋和大西洋,承擔著全球6%的海運貿易量,是中國等亞洲國家與美洲貿易往來的必經之路。而李嘉誠旗下的長和集團,自上世紀90年代起便通過合法途徑獲得了這兩個關鍵港口的經營權。然而,如今卻選擇將其出售給美國資本,這一行為背後,絕非簡單的商業決策所能解釋。
美國資本收購長和集團在巴拿馬運河兩港口的經營權,絕非單純的商業行為。新任美國總統特朗普早已揚言,要重奪巴拿馬運河的控制權,他的言論即時觸及各國的敏感神經,各國不怕他「講得出」,最怕他「做得出」,影響地緣政治穩定。對中國而言,美國似乎是利用其在全球範圍內的經濟、政治影響力,對中國海上命門進行的一次精準狙擊。一旦美國完全控制這兩個港口,中國商船在通過巴拿馬運河時,將可能面臨單方面提高過路費、拖延通行時間甚至直接封鎖等風險,大大增加了美國打壓中國的籌碼。
更令人擔心的是,這一交易還可能對中國的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產生深遠影響。巴拿馬運河及其兩端的港口,作為中國與拉美地區經貿往來的重要節點,對於「一帶一路」的順利實施具有重要意義。假若美國通過資本收購控制了這些港口,那麼中國在這一地區的戰略利益將受到嚴重損害,甚至可能引發連鎖反應,甚至導致其他中資海外港口項目也面臨被美國打壓的風險。
然而,長和集團在此次交易中的表現,卻顯得尤為短視和自私。它未能充分認識到巴拿馬運河港口對於中國海上貿易和經濟安全的重要性,也未能顧及到這一交易可能給中國帶來的嚴重後果。該集團的操作,似乎更多是「向錢看」和回避政治風險。敢問為了自身的商業利益,不惜犧牲國家的戰略利益,助長了美國的霸權行徑,不是助紂為虐又是什麼呢?
作為香港實最雄厚的華資企業,長和集團在此次交易中的操作,無疑激起了不少國人的強烈不滿和憤慨。顯而易見,美國資本收購長和集團在巴拿馬運河兩港口的經營權,是商業外衣包裝下的地緣政治霸權。在國家和民族利益面前,長和集團是否應當承擔起相應的國家和民族責任,而非僅僅追求自身利益的「靚刁」呢?
今次長和集團出售巴拿馬港口經營權,不僅關乎商業利益,更關乎中國國家利益和十四億中國人的民族尊嚴。面對美國的霸權行徑,豈能讓他們得逞!長和賣出巴拿馬港口經營權助長美國霸權,只會落得罔顧國家大義、背叛和出賣全體中國人之惡名。
(本文不代表《今日正言》立場。如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