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評論這樣說──李嘉誠的所謂「商業理性」在民族大義面前不值一提

作者:付芃視野觀察
97歲的李嘉誠又捅了個大簍子,作價228億美元,要把旗下43個港口打包賣給美國資本巨頭貝萊德,其中包括巴拿馬運河兩端的兩個關鍵港口。
消息一出,國內輿論普遍炸了鍋,這並非一宗簡單的商業交易,而是美國對中國海上命門的一次精準狙擊,這筆買賣中國絕不能答應!
首先,巴拿馬運河被稱為「連接世界的橋梁」,全球6%的海運貿易依賴這條關鍵水道,我們中國更是這條航道的最大用戶之一。
據相關航運網站數據統計,2024年,通過該條運河的船隻數量高達近萬艘(9944艘船),其中近40%的集裝箱貨船,停靠在由李嘉誠旗下公司控制的巴爾博亞港與克里斯托瓦爾港,這兩個港口分屬該運河兩端。
毫不誇張地說,這兩個港口相當於中國貨輪進出大西洋與太平洋的咽喉要道,一旦被美國完全控制,那麼美國很可能單方面提高對我國商船的過路費,暴漲個30%、50%甚至百分之百,百分之兩百等,絕非危言聳聽!
按照在2024年10月,巴拿馬運河管理局長巴斯克斯給出的數據顯示,該財年巴拿馬運河初步統計為49.86億美元的總收入來計算,那麼我國每年可能將被迫多交數百億美元的過路費!
而更加危險的情況,則是我國的海上戰略安全。
當美國手拿把掐住這兩個港口後,隨時都可能會對中國船隻「特殊關照」,並不僅僅限於使出抬高過路費、拖延通行時間等手段,甚至還可能藉口所謂的「國家安全」,直接封鎖該運河兩端出入口,不允許任何一艘中國船隻通過!
在李嘉誠給出的相關公告中,辯稱賣掉這些港口是「純商業行為」,但這是任何人都能看出的欲蓋彌彰,畢竟李嘉誠的長和集團港口業務,在去年上半年實現了利潤強勢增長30%,全年預估淨利潤超百億港元,這筆港口生意堪稱人人羨慕的「印鈔機」,或者可以說是下金蛋的母雞!
而當特朗普叫囂要收回巴拿馬運河之後,李嘉誠便立即急吼吼地大甩賣,完全不是正常生意人「低買高賣」的套路,分明是迫於美國大棒壓力的斷臂求生,他顯然為了討好美國,滿足美國提出的一切要求,完全不顧及中國海上安全!
更可惡的是,這筆交易的接盤方貝萊德集團,號稱管理高達9萬億美元資產的金融巨鱷,實際上就是美國政府的「白手套」。
從俄烏衝突中低價收購烏克蘭的國有企業,到配合美國政府制裁中企,貝萊德集團的所謂商業決策,永遠都與白宮的遏華戰略同頻同調,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遏華幫凶。
這樁骯髒的交易,是又一出美國動用國家機器對中國企業威逼利誘的醜劇,期間,美國國務卿魯比奧親赴巴拿馬施壓,期間威脅稱「不交港口就報復」。
因此,這筆交易就連英國的《金融時報》都看不下去,直批為「違背市場原則的巧取豪奪」,所以我們決不能讓美國輕易得逞!
如果我們不果斷阻止這筆交易,我們的海上經濟命脈必定會嚴重受制於美國,後續惡劣影響更加深遠!
要知道,我國60%的石油進口、50%的鐵礦砂均依賴於海運,美國若在巴拿馬運河上卡我們的脖子,相當於掐斷了中國製造業的一條重要輸血管,當年華為公司被斷供芯片的慘痛教訓,絕不能在我國海運領域重演!
而且,輕易讓美國強買強賣的陰謀得逞後,就將引發一場嚴重的連鎖崩塌效應,李嘉誠的對美妥協,將首開惡劣先例。
比如,美國一直虎視眈眈地盯着由中企投資建設並長期租借的澳大利亞達爾文港、希臘比雷埃夫斯港、德國漢堡港、巴基斯坦瓜達爾港、秘魯錢凱港等諸多中資海外港口、碼頭重要項目。
一旦我們縱容、放行了這筆交易,那麼美國政府可以肆意宣布全球任何港口都涉及「敏感」,或威脅到美國的所謂「國家安全」,那麼這些港口所在國很可能會以這筆交易為案例模版,迎來一輪撕毀中企合作協議的狂潮。
這會令我國幾十年布局的「一帶一路」關鍵節點被美國逐一擊破,我國千年大計毀於一旦!
對此,我們的結論應該是,要立刻阻止這筆尚未完成的交易,中國至少有四張牌可以打!
第一,中國政府可以直接干預,援引我國已制定的《反外國制裁法》,認定該交易已威脅到了我們的國家安全。當年美國奧巴馬政府曾阻止我國三一重工收購美國風電項目,此先例正是「其人之道還制其人之身」的最好教材。
第二,既然李嘉誠宣稱是一筆純粹的商業交易,憑什麼只有美國一家企業為購買商,而無其他的競價方?
中國完全可以調動中遠海運、招商局等國企聯合競購,或支持民營財團「截胡」。貝萊德集團報價22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650億元)看似天價,但按巴拿馬運河利潤45億美元來計算,實際估值僅為5倍市盈率,簡直就是白菜價。
若其他的中企能搶下這筆資產,既能破局,又能給國家賺錢。即便不成,遭遇特朗普政府的阻撓干涉,也能徹底撕下美國所謂「自由貿易」的遮羞布,暴露美國野蠻霸權、強權的真面目,將這筆交易攪和得天翻地覆!
第三、中方應該公布特朗普政府威逼巴拿馬停止與中國合作「一帶一路」諒解備忘錄、脅迫李嘉誠出售港口等相關證據、細節,在國際舞台廣泛傳播,這個輿論高地我們絕不能丟!
第四、巴拿馬為了拿回運河主權,曾經歷過近百年的艱苦卓絕鬥爭,犧牲了無數人的生命,當然不甘心再度丟失運河,從根子上不想充當美國的傀儡。
中國應該對巴拿馬政府澄清利害關係,聯合巴拿馬一道反對並否決這筆交易,用彼此共同利益對沖美國的高壓脅迫!
最後,早在2019年,李嘉誠在香港多份報紙頭版刊登廣告,引用了一句唐詩「黃台之瓜,何堪再摘」,這並非一個很好的典故,當時就引發了大量的質疑。
結合李嘉誠於2016年全面退出內地房地產市場後,大舉進駐英國天然氣、自來水供應市場、加拿大能源市場等舉動,已多次說明了「李家商業帝國」與中國並不是一條心。
而李嘉誠這次迅速向美國遏華幫凶企業,出售對中國海運十分重要的港口,又是一次相當於公然背叛的舉動!中國的海外戰略利益,絕不能讓他一頓操作,搖身一變成為美國的戰略資產!
李嘉誠的所謂「商業理性」,在中華復興與民族大義面前,根本不值一提,他向美國霸權出售港口換不來對方的仁慈,反而會傷害到中國重大利益。
也許中國應該出手,採取斷然措施與嚴厲手段,堅決守護14億國人共同的海上長城!
(本文轉載自網絡,原文標題為《97歲李嘉誠,作價228億美元出售戰略港口,中國是否應出手阻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