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反制摑醒了加拿大沒有?

良辰/自由撰稿人
中國的反制措施,終於讓加拿大嚐到了苦果!中國商務部宣布,對加拿大的菜籽油、油渣餅、豌豆等農產品加徵100%關稅,並對水產品和豬肉加徵25%關稅。這一舉措,難道不是對加拿大盲目追隨美國政策的當頭棒喝?為什麼這個歷來自詡為「自由貿易捍衛者」的國家,如今卻因為盲從美國而自食其果?
難道加拿大真的以為,跟隨美國對中國產品加徵關稅,可以毫髮無傷嗎?去年,當美國拜登政府以種種莫須有的罪名對中國電動車、鋼鐵和鋁產品加徵關稅時,加拿大杜魯多政府迫不及待地追隨其後,對中國產品痛下殺手。這難道是明智之舉嗎?加拿大有沒有想過,這樣的行為不僅破壞了中加經貿關係,更是對自己國家利益的極大傷害?
中國商務部經過嚴謹的調查,得出了肯定性裁決:加拿大的做法構成了貿易歧視。這可不是空穴來風,而是有著扎實的事實和數據支持。中國通過問卷調查、接收評論意見等方式,收集了詳盡的資料,證明了加拿大的舉動完全是蓄意且惡意的。這難道還不足以讓加拿大警醒嗎?
再來看看加拿大的反應。當中國宣布反制措施後,加拿大似乎一片愕然,似乎沒有料到中國會如此強硬回擊。但這真的出乎意料嗎?中國從來都不是一個會任人欺負的國家。當自己的企業利益受到傷害時,中國當然會採取一切必要手段來捍衛。這難道不是國際貿易中的基本準則嗎?
更可笑的是,加拿大似乎還在指望美國會為其埋單。但事實呢?特朗普上台後,第一個就拿加拿大開刀,不僅要對其加徵關稅,甚至在各種場合侮辱特魯多,還公開宣稱要吞併加拿大。這難道還不足以讓加拿大看清美國的真面目嗎?
從孟晚舟事件到對華加徵關稅,加拿大近年的對華政策一直充滿了錯誤和偏見。孟晚舟事件是加拿大犯下的最大對華外交錯誤,這一事件不僅嚴重損害了中加關係,也讓加拿大在國際社會中失去了信譽。加拿大政府難道沒有意識到,這種選邊站隊的行為,只會讓自己成為大國博弈的犧牲品?
加拿大一直以來都是美國的忠實追隨者,在對華貿易政策上更是亦步亦趨。但現在看來,這種盲從的做法不僅沒有帶來好處,反而讓加拿大陷入了困境。當美國的關稅大棒揮向自己時,加拿大才恍然大悟,原來美國並不是一個可以信任的盟友。
那麼,現在加拿大該怎麼辦?難道還要繼續盲從美國,一條道走到黑嗎?中國的反制措施已經是一個強烈的訊號:不要再火中取栗,不要再一意孤行。否則,結果只會是自尋煩惱,自取其辱。
加拿大的新總理即將上任,他能否認清當前國際形勢,調整對華政策,為加拿大走出困境?我們拭目以待。但無論如何,中國已經表明了自己的立場:我們不願意與人為敵,但也絕不會任人欺負。如果加拿大繼續執迷不悟,那麼中國的反制措施只會更加嚴厲。
總之,中國的反制措施已經摑醒了很大部分那些妄圖通過跟隨美國來打壓中國的國家。加拿大應該好好反思一下自己的行為,不要再做美國的「炮灰」。只有堅持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才能真正維護國家的利益和尊嚴。加拿大政府若再不醒悟,最終受害的,只會是加拿大自己。
(本文不代表《今日正言》立場。如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