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算案曲線禁人離境所為何事?

良辰/自由撰稿人
我們先來看看那令人摸不著頭腦的措施之一:2025/26年度第三季起飛機離境稅加至200元。這一決定,究竟是基於怎樣的邏輯?難道政府以為,增加這區區80元的離境稅,對大多數人來說只是九牛一毛,可以忽略不計嗎?這簡直是荒謬至極!坐飛機出行交流、旅行,早已是現代人生活的一部分,是拓闊視野、增長見識的正常需要。無論家庭富裕與否,這額外的負擔都是實實在在的。80元,對於很多人來說,足夠吃一頓像樣的午餐或晚餐,這怎麼能簡單如財爺所說「影響不大」呢?
更令人費解的是,有旅遊界的立法會議員竟然提出不贊同將機場離境稅增至200元的同時,卻只建議豁免向中轉客源徵收相關稅項,以免阻礙開拓過境客市場。身為香港立法會議員,贊同或不贊同本來只是平常事,但此君卻搞起差別對待,只為外來旅客爭取權益,卻無視本地市民的出行負擔,這究竟是什麼樣的議員?他知否其每月約十萬元的工資,是公帑,是自納稅人的口袋呢!讓人不禁懷疑,這種議員到底是不是真心為香港市民著想。
再來說說另一個讓人無語的措施:研推陸路邊境建設費,財爺更提及若每輛私家車收200元,每年收入達10億元!這究竟是為了什麼?難道政府以為,這樣就能解決財政問題嗎?這簡直是短視之極!港珠澳大橋的車流屢創新高,一早「粵車南下」實施,雙向奔赴的繁華景象是可以預見的,這正是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的生動寫照。然而,此時政府卻要作出三位數字的徵費,這不是在打擊這一美好願景嗎?
港珠澳大橋過往曾經被外媒冠以「鬼橋」的污名,但如今,它以佳績證明了自己的價值。然而,特區政府卻似乎要協助「趕客」,這難道不是搞笑嗎?這樣的措施,只會讓人覺得,政府似乎並不真的支持大灣區的融合發展,而是在設置障礙,阻礙人員的流動和交流的深化。
我們不禁要問,這些措施究竟是為了什麼?難道政府真的以為,通過這些手段就能解決財政問題,就能讓香港更好地發展嗎?錯了!這樣的做法,只會讓香港失去更多的機遇。
我們希望政府能夠三思而後行,不要因為一時的短視而斷送了香港的未來。香港需要的是開放、包容、進取的政策,而不是這些讓人摸不著頭腦、甚至讓人感到沮喪的措施。我們期待政府能夠真正為香港著想,為香港的未來負責。
(本文不代表《今日正言》立場。如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