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去年GDP增5.0% 首破130萬億元
國家統計局17日發布數據顯示,2024年全年國內生產總值首次突破130萬億元(人民幣,下同),比上年增長5.0%。各方面都在積極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的深度融合,大力推動產業的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促進科技的創造力向社會的生產力轉化。中國全球創新指數2024年排名升到第11位,是十年來創新力提升最快的經濟體之一。 國家統計局局長康義在當日發布會上介紹,中國在積極布局未來產業,量子科技、低空經濟都在加快走向現實。
康義指出,2024年經濟運行穩中有進,主要發展目標順利實現,國內生產總值達1,349,084億元。中國經濟總量規模穩居全球第二位。十多年間,中國實現了從50多萬億元到130多萬億元的歷史性躍升,綜合國力顯著增強。2024年的經濟增量,也相當一個中等國家一年的經濟體量。
康義提到,2024年,中國全球創新指數排名升到第11位,是十年來創新力提升最快的經濟體之一。以高端裝備、人工智能等為代表的新興產業發展態勢向好,產業體系的新支柱正在逐步形成。2024年,規模以上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8.9%,其中航空航天器及設備製造業、電子及通信設備製造業增加值都實現了兩位數增長。新的市場需求也不斷地催生更多高品質的產品供給,2024年,規模以上高技術製造業中,智能消費設備製造行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0.9%,其中智能車載設備製造、智能無人飛行器製造等行業增加值分別增長25.1%、53.5%。
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規模以上高技術製造業、裝備製造業增加值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分別升到16.3%、34.6%,比上年分別提高了0.6和1.0個百分點。另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製造業技改投資比上年增長8%,明顯快於全部投資的增速。
「中國還在積極布局未來產業,量子科技、低空經濟都在加快走向現實。第三代自主超導量子計算機 『本源悟空』上線運行,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也在不斷擴大,各領域在加快搶灘經濟發展新賽道,新質生產力在不斷賦能高質量發展。」康義透露。
展望2025年,康義表示,2025年是中國「十四五」(2021年至2025年)規劃的收官之年,外部環境變化帶來的不利影響可能會加深,但是中國經濟基礎穩、優勢多、韌性強、潛能大,長期向好的支撐條件和基本趨勢沒有變,經濟高質量發展大勢也沒有變,有利條件強於不利因素。「我們對中國2025年的經濟發展充滿信心。」
康義表示,2024年四季度,中國經濟明顯回升,市場活躍度和預期持續提振,推動經濟持續向好的積極因素不斷累積增多,為2025年經濟向好發展打下了良好基礎。
「中國是超大規模經濟體,經濟體量、市場容量都很大,產業體系很完整,配套能力也很強,供給和需求都能够支撐國內大循環,這是中國經濟行穩致遠的基本依託和基礎。」康義指出,2024年,中國每天生產8萬多輛汽車、340萬台智能手機、超過4.7億件快遞在寄送,這就是中國市場的活力。
康義表示,中國正處在動能轉換的關鍵時期,一些傳統動能在減弱,但一些新興動能,比如以數字經濟為代表的新動能在茁壯成長,佔比在持續提高,為中國經濟拓展新空間、開創新機遇增添更多可能。此外,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300多項改革措施,相關的改革舉措穩步落地,將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激發和增強經濟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