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虹邨分三期重建歷時整整20年

在香港有60年歷史的彩虹邨重建方案出爐。全邨11幢大廈、7,400伙單位將分三期清拆及重建。首期涉及碧海樓、金碧樓及丹鳳樓約2,030戶,最快2028年遷出,受影響住戶可選擇搬往附近新美東邨,或優先認購宏照道的綠置居項目。此後第二期、第三期居民則相繼安置入住新建成的彩虹邨第一、第二期,整個重建項目2048年至2049年落成入伙,共提供9,200個單位,較目前增約1,800個。按照房署構思,由2028/29年度開始有第一批居民遷出,至2048/49年度第三期重建落成入伙,歷時20年。
根據特區政府房屋署昨日提交予黃大仙區議會的文件,首批清拆的大廈有三棟,包括碧海樓、金碧樓和丹鳳樓;第二期涉及靠近龍翔道的四幢樓,受影響住戶可以搬往第一期位置所重建的新樓,拆卸重建後可提供4,100個單位,並用以安置隨後第三期受影響住戶,部分用地預留擴闊龍翔道。最後一期就是餘下的翠瓊樓、金華樓、綠晶樓、紫薇樓以及多層停車場,這期清拆重建預計2048/49年落成入伙。
房屋署提交的建議方案表示,會為受影響住戶發放住戶搬遷津貼,而若資源許可會讓住戶遷往其他地區合適翻新單位,住戶若有意購買居屋或綠置居,會享有優先選樓資格。至於原本計劃重置邨內小學的用地會改作住宅用途,房屋署會另外預留用地重置校舍。邨內兩間公營中學,坐落在私人協約方式批出的土地,教育局會繼續跟辦學團體溝通,照顧學校需要及彩虹邨整體發展。
彩虹邨作為香港地標,著名特色是彩色屋邨大廈配合七彩配色大球場,吸引海內外不少遊客前來打卡。房委會表示,重建時會參考這個設計,但未必全盤複製現有布局。一如以往的清拆項目,房委會將成立駐邨社區服務隊,為彩虹邨清拆計劃的受影響住戶提供適切協助。從以往的清拆項目經驗所得,社區服務隊提供的專業服務,有助紓緩受影響住戶的焦慮和適應問題,並廣受當區居民歡迎。
由於該邨鄰近道路十分擁堵,文件顯示在進行第一期彩虹邨重建計劃時,部分丹鳳樓附近的土地將會騰出,擴充彩虹交匯處以紓緩擠塞情況。此外,部分碧海樓和金碧樓附近的土地將會騰出,以進行彩虹道的巴士停泊灣工程。
第二期重建計劃涉及同樣位處龍翔道旁的四座住宅樓宇,亦會騰出土地,擴闊一段龍翔道,及重新配置現有於紅萼樓和金漢樓附近的巴士停泊灣。
第三期部分綠晶樓及紫薇樓附近的土地將會騰出,以連接太子道東及龍翔道,以及為新彩虹邨第三期提供車輛出入口。相關措施相信能理順鄰近交通網絡,減輕新清水灣道交通負荷,並應付未來安達臣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