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區日夜都繽紛」要因時制宜
良辰/自由撰稿人
近日在尖沙咀彌敦道舉行的「18區日夜都繽紛」活動「栢麗國際美酒佳餚大道」,有傳媒昨午到場視察,其中栢麗大道正舉行「18區日夜都繽紛」活動「栢麗國際美酒佳餚大道」,人流明顯較平日冷清,離奇的是,當協助籌劃活動的人員竟說有關情況屬「意料之外」,更形容今個周末的生意額「不敢想像」。
然而,就在這樣一個理所當然的「淡季」裡,有人卻對「18區日夜都繽紛」活動的人流冷清表示「意料之外」。這真的讓人不得不問:難道他們從來沒有學過什麼是「賓虛」和「趁墟」嗎?正所謂「一節淡三墟」,這是恆久以來商業活動中的常識。國慶節過後,消費市場進入淡季,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作為活動主辦方,應該想方法在不同的時期呈現出不同的狀態,而不是無知地抱怨人流冷清。
有人說,人流冷清是因為活動宣傳不夠。但我們要問,宣傳就真的那麼重要嗎?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宣傳確實可以吸引眼球,但真正能留住人心的,還是活動本身的質量和創意。如果活動本身在此一特定時段沒有吸引力,即使宣傳得再天花亂墜,也是徒勞無功的。
再看看那些協助籌劃活動的人員,他們對當日人流的冷清表示「不敢想像」。這真的讓人質疑他們的專業能力和市場敏感度。作為活動的籌劃者,他們應該對市場有深入的了解和準確的判斷。如果他們連市場的基本規律都不懂,又如何能籌劃出真正吸引人的活動呢?
其實,「18區日夜都繽紛」這個活動本身是一個很好的創意,它旨在展現香港18個區域的獨特風情和文化魅力。但遺憾的是,活動的執行似乎並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這其中的原因,除了市場規律的影響外,更主要的還是活動本身的定位出了問題。像前述的地點,在這個節後的消費淡季裡,何不考慮把這些攤位免費分配給香港青年,讓他們來展現本土的創意?這樣不僅可以為活動增添新意,還能激發香港青年的創業熱情,也能以人傳人方式凝聚他們的朋友、同路人,凝聚以千計的本港青年聚集在一起,這不是來得更有意義嗎?
說到底,「18區日夜都繽紛」活動不能為搞而搞,而是應該因時制宜,真正從市場和消費者的需求出發,打造出具有吸引力和創意的活動內容。這樣,才能在淡季中也吸引到適度的人流,讓活動真正達到預期的效果。否則,即使活動的名字再響亮,也是事倍功半的。
(本文不代表《今日正言》立場。如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