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賀錦麗:科技是競爭打壓的工具還是應造福全人類?

子實/自由撰稿人

在最近的一次演講中,美國總統候選人賀錦麗再次強調了與中國的科技競爭,特別是在太空和人工智能領域。她認為,讓美國贏得21世紀的競爭,是加強全球領導力的關鍵。然而,這一觀點將科技發展這一本應造福全人類的事業,狹隘地視為大國之間的競爭手段,這不僅偏離了科技發展的初衷,也忽略了國際合作的重要性。

何謂「贏得競爭」?如果將其理解為通過打壓對手、獨佔資源來確立自己的優勢地位,那麼這樣的「勝利」必然是短暫且不可持續的。真正的良性競爭應該是基於共同進步和互利共贏的原則,通過創新合作來推動整個人類社會的發展。在這個過程中,競爭只是促進發展的一種手段,而不是目的本身。

相比之下,中國在科技發展方面的態度則更加開放和包容。中國積極與其他國家共同發展,將互聯網商貿推廣至更多新興市場,使這些地區也能享受到數字經濟帶來的紅利。同時,中國的新能源汽車企業也在積極出海建廠,與國際合作夥伴共同推動綠色交通的發展。這些舉措都充分體現了中國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決心和行動。

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強調的是國家之間的相互依存和共同利益,它倡導通過對話協商、共建共享來解決全球性問題。在科技領域,這意味著各國應該加強合作,共同應對挑戰,分享發展成果。如果像賀錦麗所主張的那樣,將科技競爭視為一場零和遊戲,試圖通過打壓對手來確立自己的優勢,從惠及人類的角度而言,這些科技也難以獲得長足進步,達到人類進步的目的。

競爭應該是良性的、建設性的,而不是破壞性的、排他的。在太空和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領域,各國更應該秉持開放合作的精神,共同探索未知、創造未來。因為這些領域的發展成果,將直接關乎人類社會的整體進步和福祉。

賀錦麗的一席發言,再度暴露美國政客將科技當作大國之間博弈的工具的本質。他她們抱持零和思維,粗暴地想以控制手段繼續保持自身的所謂霸權地位。從這些表態中,都可以見到中美兩國的發展觀、世界觀、價值觀,當中的本質區別。

(本文不代表《今日正言》立場。如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