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經濟增長加快 次季GDP升3.3%勝於預期

受惠於貨物出口增長加快,及本地投資增長轉強,中央惠港政策帶動市場氣氛,香港第二季經濟增長數字勝預期。特區政府統計處昨公布,今年第二季本地生產總值(GDP)按年升3.3%,比第一季的2.8%升幅加快,也較市場預估升2.7%為佳。經季節性調整而作相連季度比較的本地生產總值,第二季較第一季實質上升0.4%,略高於市場預測升0.3%。
按分部表現看,第二季貨品出口總額與上年同期比錄7.6%的實質升幅,第一季的升幅為6.8%;第二季貨品進口同比升3.4%,第一季則升3.3%。本地固定資本形成總額繼第一季上升0.1%後,第二季按年實質上升6%。第二季私人消費開支與去年同季比下跌1.6%,第一季則上升1.2%。政府消費開支在第二季按年錄2%升幅,第一季則下跌2.2%。同期,服務輸出上升1.3%,升幅較第一季的9.4%大為放緩;服務輸入繼第一季上升18%後,第二季實質上升12.4%。
特區政府發言人昨表示,香港經濟在今年第二季繼續錄得溫和增長。按主要開支組成部分分析,在外部貨物需求持續的支持下,整體貨物出口繼續錄得強勁增長。整體投資開支隨着整體經濟增長進一步上升。不過,受到旅客和市民消費模式改變,以及港元匯率高企的影響,服務輸出的升幅放緩,私人消費開支轉為輕微下跌。
展望未來,發言人說,政府預計整體經濟在今年餘下時間應會繼續增長,但各方面不明朗因素,不同經濟環節表現或會參差。如果外部需求維持穩定,貨物出口的正面表現應該可以延續。經濟繼續擴張應可為固定資產投資提供支持。不過,地緣政治局勢緊張、貿易摩擦升溫,加上美國利率走勢還未完全清晰,可能會對經濟氣氛和活動添加不確定性。訪港旅遊業及私人消費方面,中央政府推出的多項惠港措施大力提振市面氣氛,以及就業收入改善,均會帶來支持,但旅客和市民消費模式改變及港元匯率相對偏強,可能會繼續構成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