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競爭的士業更無運行

王方/時事評論員

生意不好,經營成本上升,生計難以維持,所以只好爭取加價,將經營成本轉嫁至消費者身上。這,就是香港的士業界的做法。
早前本港的士業申請加價,起錶市區紅的32元、新界綠的28元,跳錶都多加2毫,運輸署昨日指評估後會適時交行政會議及立法會審議,意味著的士加價幾乎必然發生。的士業界代表指出,今次加價是為了追回通脹及平衡成本,因為的士業近年出現生意差、成本高的問題。然而,消息一出,坊間似乎以負面評價居多,因為加價後坐的士,貼錢買難受的機率會大增。
的士業在香港可說是一個壟斷行業,拒載、黑臉、亂收費、亂繞路、態度惡劣等是業界長年存在的問題,特別是一些交間時段,的士司機就像大爺一樣,一句「交間」便能揀客揀路線。市民都明白,的士司機都是搵兩餐,但要乘客吞聲忍氣,體驗真的非一般難受。有趣的是,近年網約車平台興起,漸受市民歡迎。的士業界的想法卻是,不改善自身的服務,反而要求政府加以打壓對手,甚至以罷工等工業行動逼使政府就犯。他們有否想過,網約車收費比的士貴,何以會受市民歡迎呢?就是因為服務水準高,單是付款收費模式多樣化而且透明度高。當網約車可以信用卡及各種電子支付繳費時,的士司機們仍「只收現金」,甚至不肯收大金額紙幣,真的高下立見。
的士業經營不善卻要政府和市民「擦屁股」,拒絕接受競爭,不改善自身服務,凡事都只懂找政府出頭,打壓對手欺壓市民,這樣只會讓市民進一步排除的士這個選項。事實上,特區政府對於的士業進行變革有主導責任,簡單而就是要引入網約車服務,推動競爭,促使的士業界求變求存,對香港、的士業界、市民都是多贏局面。試想想,讓市民或遊客能坐上的士後安心又放心,對整個香港而言不是好事嗎?
(本文不代表《今日正言》立場。如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