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好爸爸幫蓋滑板場 15歲陳燁成為中國史上最年輕亞運冠軍
「爸爸,感謝你給我建了碗池,感謝你每天給我當陪練!」來自廣東中山的15歲小將陳燁奪得杭州亞運會滑板男子碗池金牌後說道。剛走下領獎台,陳燁拿出手機,舉起剛獲得的金牌自拍,第一時間分享給在中山老家觀看比賽直播的父親:「老爸,我做到了!」
9月25日,在亞運會滑板男子碗池決賽中,陳燁以84.41分名列第一,以0.41分的優勢奪得金牌。這是中國隊在滑板項目世界大賽(奧運會、亞運會、世錦賽)中奪得的首枚金牌,實現了歷史性的突破。15歲的陳燁也成了中國最年輕的亞運金牌得主。
本屆參加亞運的廣東籍運動員裏年齡最小的陳燁賽後表示:「我很滿意自己在預賽的發揮,發揮得好還是有一點運氣成分吧,特別是第一輪,感謝觀眾為我加油吶喊,讓我更興奮。」
2008年陳燁出生於中山,2016年年初,不到8歲的陳燁在商場的貨架上看到了滑板,試玩後愛不釋手,於是讓老爸陳玩欽買給他。當時陳玩欽也擔心兒子只是三分鐘熱度,於是和兒子約法三章,如果在商場試玩能堅持一個月,就給他買一個滑板。沒想到,陳燁一玩就是7年。從此,父子倆便和滑板結下了不解之緣。
陳燁表示,「我剛開始接觸滑板時,就覺得這是一項非常刺激的運動,我在完成每個動作後都感到非常興奮。」
陳燁父親此前接受採訪時曾經說:「我以前是教音樂的,原來一直覺得我兒子音樂天賦應該比我強,所以小時候想讓他學鋼琴,對他的要求比較嚴,最後適得其反。後來他說喜歡滑板,我不再那麼嚴厲地對待他,畢竟我自己也不懂。」後來,陳玩欽辭掉工作,租了個店舖開起了滑板店:「這樣也有了更多時間,找地方陪孩子練滑板。」
沒有專業教練,怎麼辦?當時,廣東中山專業的碗池滑板教練很少,父親便自告奮勇,上網搜索海量視頻,學習拆解高難度動作,再一一和兒子實操。
當時中山也沒有專業的碗池場地,為了讓孩子更好地練滑板,陳玩欽曾經親手打造了兩個滑板場。2019年9月,他發現在外國有人自己做小型碗池,但他只是一所小學的音樂和舞蹈老師,積蓄不多。於是他在中山當地租了一個超過200平方米的倉庫,參照資料動手設計,每一顆釘子、每一根木條都是自己釘,就這樣耗時半年,他親手為兒子打造出一個專業的場地。而在去年,陳玩欽又建造了一個900平方米、9米高的滑板場,就這樣,從此前完全不懂滑板的人變成了兒子的最佳教練。而在成功背後,陳燁也付出了不懈的努力,據其母親透露,陳燁學滑板的頭幾年,光是鞋子就磨壞了三四十雙。
陳燁從父親自製碗池「滑」向了更大的舞台,他僅用了三年就進入廣東省滑板隊,在2021年全運會上拿下男子碗池亞軍,那時他才13歲。去年滑板國家集訓隊選拔賽,陳燁奪得男子碗池第一名,獲得了代表中國滑板隊參加杭州亞運會的資格。陳燁認為,自己之所以能獲得今天的成就,父親功不可沒。「謝謝爸爸,我會加油的。」陳燁奪冠後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