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市民盲搶鹽 有店舖加價五倍
日本排核污水入海,引發周邊國家與地區民眾搶購食鹽熱潮,韓國、內地、澳門近日出現的搶鹽熱潮來到香港。大公報記者走訪多區的超級市場及糧油店,發現很多售賣食鹽的貨架被搶購一空,有店舖的貴價岩鹽也售罄,需補貨數次,有店舖在兩個半小時內售清當日庫存。傳媒並發現,有糧油舖懷疑「坐地起價」,食鹽加價近五倍。
銅鑼灣、灣仔、北角、觀塘、深水埗區昨日均出現搶購食鹽現象,傳媒走訪多間超市及糧油店,發現食鹽基本被搶購一空,35元120克的喜馬拉雅山岩鹽,也被市民搶購至需補貨數次,但貨架上的日本鹽仍然有貨。
網上流傳吃「碘鹽」可以抗輻射,食物安全中心澄清,無科學證據顯示進食鹽能夠預防輻射,過量攝入碘及鈉(鹽),反而會危害身體健康。食物安全中心解釋,一旦發生核事故,可能會釋出放射性碘,受到放射性碘照射的人,例如核電廠工作人員及救援人員,暴露於放射性碘前或暴露後的短時間內,服用碘片可以減少甲狀腺吸收放射性碘。不過,食物安全中心強調,碘片只有在緊急情況,以及經過專家或者醫生指導下,才可以服用。胡亂服用碘片,或者過量攝入碘,會危害健康,包括擾亂甲狀腺的正常功能,令人出現甲狀腺功能亢進、甲狀腺功能減退等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