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遊人賞鯨變傷鯨 西貢幼鯨慘遭螺旋槳擊傷

一尾身長約7米的布氏鯨幼鯨流連西貢海域逾兩周,吸引大批市民租船近距離觀看。監察幼鯨情況的海洋公園保育基金專家發現,牠背部出現多條深達數厘米的傷痕,相信被近距離觀鯨船隻的螺旋槳擊傷,安全狀況令人擔憂。政務司司長陳國基昨日表示,已要求警方、漁護署和海事處加強宣傳,包括派出水警船在附近海域巡邏,一旦發現有觀光船靠近鯨魚出沒海域,會勸喻他們離開。香港海豚保育學會會長鄭家泰建議,劃出暫時保護區和船隻限速區,禁止過多船隻出沒相關區域,給予幼鯨寧靜空間自行離開。漁農自然護處發言人提醒,不負責任的觀鯨行為可能構成故意干擾受保護野生動物,違者一經定罪,最高可被判監禁1年及罰款10萬元。
西貢碼頭是出海觀鯨的上船地點,有船家以「追鯨」作招徠,吸引市民租船出海,「如果你想見到幼鯨,一定要包船,三小時租金起碼900元,不一定保證你可以看到,要視乎你是否幸運。牛尾海見過幼鯨有幾次浮出海面,你可以買船票到這些地方,游出來讓你看到就是你幸運。」
內地社交平台小紅書亦有人於本周一上載相片,顯示3艘小艇與幼鯨非常靠近,船上遊客近距離拍攝幼鯨捕食。
觀鯨活動已對鯨魚造成傷害,從近日照片見到,鯨魚的背鰭附近出現了懷疑由螺旋槳造成的明顯傷痕。海洋公園表示,自本月中發現該幼鯨於西貢水域覓食以來,海洋公園和保育基金專家組一直與漁護署合作,密切監察有關情況。團隊正採取行動,以確認其健康狀況,但市民連日出海追尋幼鯨的行蹤,近距離接觸,會令幼鯨緊張,難以休息、進食,甚至被螺旋槳擊傷,對生命構成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