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工處下周一(15日)起推行新的《預防工作時中暑指引》,按暑熱指數發出「工作暑熱警告」,分為黃、紅、黑三級,僱主需就不同警告級別,安排工人休息時間或暫停工作。在新指引下,當黑色工作暑熱警告生效時,紮鐵、棚架等屬於極重勞動的僱員,需暫停工作。
指引表示,基於暑熱指數發出的「工作暑熱警告」,共有三個級別,分為黃色、紅色和黑色。當暑熱指數介乎30到少於32,「工作暑熱警告」為黃色,表示部分工作環境的熱壓力頗高。指數介乎32到少於34,「工作暑熱警告」為紅色,表示部分工作環境的熱壓力甚高。至於指數達34或以上,「工作暑熱警告」為黑色,表示部分工作環境的熱壓力極高。
指引又將戶外露天工作下的工作量會分為四類,包括輕勞動、中等勞動、重勞動及極重勞動。黃色工作暑熱警告生效後,戶外工作的紮鐵工人等極重勞動工作,應要每工作15分鐘,休息45分鐘,搬運工人等重勞動工作,應要每工作30分鐘,休息30分鐘;紅色警告生效後,極重勞動工作要暫時停工;黑色警告生效後,重勞動工作應要停工,其他勞動工作按警告級別,增加休息時間。 根據指引,如僱員在發熱裝置附近工作,欠缺抽熱氣設施,應增加員工休息時間;如為員工提出遮蔭設施及散熱設備,則可減少休息時間。
勞工處會向公眾發放「工作暑熱警告」生效級別和相關防暑措施,警告生效後至少會維持一小時,其後每隔一小時自動更新或取消,若期間暑熱指數上升至更高級別,將發出更高級別的警告信號。
指引提出在不同警告級別下,在戶外露天環境從事不同勞動量工作的僱員每小時的建議休息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