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鐵票價新機制 6月起與利潤掛鈎 料今年票價加幅壓低3.85%
政府與港鐵公司完成「可加可減」票價機制檢討,行政會議昨日通過檢討結果,六月實施新機制。在新機制下,票價調整與港鐵物業發展利潤掛鈎,可將票價加幅壓低最多0.8%。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表示,引入「利潤掛鈎」是回應市民訴求,更長遠地降低港鐵票價的基線,讓所有乘客受惠。連同其他特別扣減,港鐵今年票價加幅壓低3.85%,但仍有機會加價。
新機制保留了原有的票價計算方程式,但票價方程式中「生產力因素」的計算方法,改為與港鐵的香港物業發展利潤直接掛鈎。若利潤不足50億元,扣減0.6%;如利潤為50億至100億元,扣減0.7%;如利潤為超過100億元,就扣減0.8%加價幅度。換言之,港鐵的物業發展利潤金額愈高,車票加幅愈少。港鐵公司去年香港物業發展利潤為104億元,因此今年票價調整幅度將下調0.8%。
港鐵在2019年、2020年的票價調整,共有2.85%的票價加幅因「封頂」機制而延後處理。港鐵將在今年票價調整,提供1.2%的特別扣減,以抵銷部分延後加幅,即是有超過四成的延後加幅總額會被永久抵銷。剩餘的1.65%延後加幅則繼續延後實施,加上港鐵公司考慮到本港經濟剛復甦、自願將今年0.2%的票價加幅延遲實施,即是合共有1.85%的票價加幅延至明年實施。
林世雄稱,票價方程式中的去年12月的「運輸業名義工資指數」,要待政府統計處於本月底公布,若假設工資指數按年變動為3.9%,推算港鐵今年票價加幅為2.45%(詳見表)。他強調,實際調整幅度需待政府統計處公布工資指數當日作實。
港鐵在2017年的票價機制檢討,引入每年0.6%的「特別調減」,有關調減將於今年屆滿。新機制引入與物業發展利潤掛鈎、最多0.8%的扣減,與過去比較,只增加最多0.2%的扣減。林世雄認為這0.2%是「大數字」,因為是直接影響票價,形容是「生生世世」影響票價基數,「複利效應在50年後會十分顯著」。
林世雄表示,今次檢討是政府和港鐵花了最大心機和誠意得出的成果,目標非常清晰,就是希望市民享有穩定的票價,同時回應公眾訴求。在經濟逐步復甦的勢頭下,希望每位乘客能夠從一個溫和的票價調整幅度和各項票務優惠中受惠、有獲得感。